文章解析

tòng
xīn

朝代:宋作者:晁说之浏览量:3
wèi
wèn
shuí
jīn
yǒu
hǎo
huái
怀
yuán
lín
chūn
lái
wáng
sūn
cǎo
xiàng
huāng
chéng
duǎn
驿
shǐ
使
méi
yīn
zhàn
zhèn
huí
dàn
dào
chén
shàng
yuàn
wén
hàn
zhào
chū
zhōng
tái
tòng
xīn
huáng
wēi
biàn
jiǔ
gāi

译文

试问如今谁还有好心情,这园林的春色,根本没必要来看。荒城边的王孙草因荒芜而日渐短缩,传递书信的使者,原本要携带梅花而来,却因为战乱而折返。只听说胡地的烟尘迷漫了皇家宫苑,却不曾听闻朝廷的诏令从中台发出。痛心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何时才能让皇威遍行天下九州。

逐句剖析

"为问谁今有好怀":试问如今谁还有好心情,

"园林春色不须来":这园林的春色,根本没必要来看。

"王孙草向荒城短":荒城边的王孙草因荒芜而日渐短缩,

"驿使梅因战阵回":传递书信的使者,原本要携带梅花而来,却因为战乱而折返。

"但道胡尘迷上苑":只听说胡地的烟尘迷漫了皇家宫苑,

"不闻汉诏出中台":却不曾听闻朝廷的诏令从中台发出。

"痛心一日复一日":痛心的日子一天又一天,

"何日皇威遍九垓":何时才能让皇威遍行天下九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痛心》是宋代诗人晁说之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以反问起笔,感慨在金兵入侵的局势下,无人能有好心情,即便园林春色再好,也无心欣赏。颔联以“王孙草”“驿使梅”的意象,描绘了荒城凄凉、战事阻碍信息传递的衰败景象,暗示国家动荡。颈联运用“胡尘”“汉诏”,讽刺了金兵侵扰、朝廷却无有效御敌诏书下达的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失望。尾联直抒胸臆,诗人痛心国家现状日复一日未有改善,殷切期盼皇帝的威严能重振,遍及天下。全诗以沉痛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与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晁说之(1059~1129),北宋文学家。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进士,任兖州司法参军。元符三年知定州无极县。因上书获罪,罢监陕州集津仓。后以议论不合落职,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晁说之博极群书,精于《易》学,又工诗能文,善画山水。其《明皇打毬图》《思四明所居》或意存讽谕,或抒泄旅恨,句律谐婉,诗风清俊。其著述丰富,可惜在靖康之难时大多散失,今存文集《景迁生文集》20卷及笔记《晁氏客语》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为问谁今有好怀,园林春色不须来”,诗人以反问起笔,直抒胸臆,表达出内心痛苦,连园林春色都无心欣赏。颔联“王孙草向荒城短,驿使梅因战阵回”,借景抒情。“王孙草”在荒城边显得矮小,“驿使梅”因战乱而折返,描绘出一幅荒芜、战乱的景象,暗示国家遭受战乱破坏,饱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颈联“但道胡尘迷上苑,不闻汉诏出中台”,运用对比,一边是胡人的烟尘笼罩皇家园林,一边是不见朝廷发布有效的诏令,批判朝廷面对外敌的不作为,进一步凸显诗人痛心之情。尾联“痛心一日复一日,何日皇威遍九垓”,直接抒情,诗人日复一日痛心疾首,急切盼望皇威能遍行天下,收复失地,表达出对国家恢复强盛的强烈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达生》

下一篇:宋·赵蕃《花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