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ú

朝代:宋作者:晁说之浏览量:3
chāng
qiān
mén
wàn
kāi
sān
láng
chén
zuì
qiú
huí
jiǔ
líng
hán
xiū
míng
zhāo
jiàn
shū
lái

译文

皇宫中的千门万户大大敞开,原来是迎接唐明皇打球归来。张九龄已经年老,韩休也去世了,早朝再也没有敢直言进谏的贤臣来劝说皇上了。

逐句剖析

"阊阖千门万户开":皇宫中的千门万户大大敞开,

#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三郎沉醉打毬回":原来是迎接唐明皇打球归来。

# 毬:一作球。,三郎:唐明皇李隆基在球场上的绰号,一说为小名(因其为唐睿宗第三子)。

"九龄已去韩休死":张九龄已经年老,韩休也去世了,

# 韩休:也是唐玄宗时贤相。他与张九龄对唐玄宗的耽于游乐敢于直谏,张九龄罢退后,他不久也病逝。,已去:一作“已老”。,九龄:张九龄,唐玄宗时贤相,也是唐朝唯一一位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因遭李林甫诬陷而罢相。有人将张九龄遭馋罢相作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迹象之一。

"无复明朝谏疏来":早朝再也没有敢直言进谏的贤臣来劝说皇上了。

# 谏疏:向皇帝进谏的奏章。谏,直言规劝,一般用于下对上。疏,上给皇帝的奏议。,明朝:第二天。,无复:再不会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明王打球图》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题咏画中呈现的史实,婉转抒发对现实的深沉感慨。诗开篇两句,生动勾勒出唐代宫门层层洞开、一派升平的恢宏景象,同时细腻描绘出唐玄宗酣畅打完球后,带着微醺醉意,志得意满而归的神态。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借此尽情宣泄内心幽愤,这既是对唐玄宗沉溺玩乐、荒废朝政的辛辣讽刺,也是对那些敢于忠谏却无奈不被重视之臣的由衷赞美与深切惋惜。整首诗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文字质朴却意蕴深刻。尽管篇幅短小精悍,但其蕴含的立意却极为高远,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晁说之(1059~1129),北宋文学家。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进士,任兖州司法参军。元符三年知定州无极县。因上书获罪,罢监陕州集津仓。后以议论不合落职,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晁说之博极群书,精于《易》学,又工诗能文,善画山水。其《明皇打毬图》《思四明所居》或意存讽谕,或抒泄旅恨,句律谐婉,诗风清俊。其著述丰富,可惜在靖康之难时大多散失,今存文集《景迁生文集》20卷及笔记《晁氏客语》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曾是开创声威赫赫盛唐的英明君主,彼时的他引领大唐走向巅峰,尽显雄才大略。然而,后期的他却深陷美色诱惑,生活骄奢淫逸,致使朝政荒废,几乎将李唐王朝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沦为遭人诟病的昏君。对于李隆基这般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与复杂功过,唐宋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展开探讨,各执一词,提出诸多引人深思的见解。在这些探讨玄宗的诗作中,《题明王打球图》脱颖而出,别具一格。此诗诞生于北宋末年,晁说之在观赏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绘的《唐明皇打球图》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题画诗。诗中巧妙借古喻今,借画中描绘的唐玄宗打球场景,映射出深刻的历史教训与社会现实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的七言绝句。描绘了唐玄宗打球归来时宫门大开、沉醉其中的情景,指出直言敢谏的大臣离世后,朝堂再无谏言。营造出一种因统治者的昏聩而导致政治衰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不务正业、不听忠言的讽刺,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古讽今:“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以唐玄宗打球的历史场景,讽刺当时可能存在的统治者沉迷游乐、不理朝政的现象,借古事来针砭现实。对比:“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将唐玄宗沉醉打球的行为,与张九龄、韩休在世时能进谏形成对比,突出因贤谏之臣的离世,导致朝堂无人敢谏,侧面烘托出统治者的昏庸。

3. 分段赏析

诗中首句“阊阖千门万户开”极力描绘唐玄宗权势熏天的景象,“阊阖”本为传说中的天门,诗人有意将其置于句首,以凸显帝王的威严气势,令人望而生畏。从现实角度看,即便皇家举行盛典,也难见“千门万户”齐开的恢弘场景,此处以夸张之笔,着意渲染皇宫的富丽堂皇与李隆基的赫赫声威。次句“三郎沈醉打毬回”则勾勒出唐玄宗酒后击球归来的骄纵之态。诗人虽为宋人,却径直以小名“三郎”称呼“真龙天子”,暗含不敬之意,与前句“阊阖”的庄重形成戏谑对比。“沈醉打毬回”既写实描述其饮酒击球、醉态可掬的模样,更以“沈醉”二字直指其醉生梦死、荒淫无度的本质性情。前句将帝王威势推向极致,后句将其沉溺享乐之态刻画至深,一庄一谐之间,诗人的批判态度已然彰显。诗的后两句“九龄已去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深入揭示唐玄宗得以沉溺享乐的根源。张九龄与韩休本为玄宗朝忠直之臣,曾因规谏帝王宴乐而令玄宗正色自省,于开元、天宝盛世的缔造功勋卓著。然张九龄晚年以老请辞,韩休亦过早病逝。从表面看,诗人似在直陈史实,未对“沈醉打毬回”的君主苛责一字,实则暗含多层深意:其一,张九龄致仕的根本原因,在于玄宗后期已无意励精图治,唯独宠信“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只愿听信阿谀之辞,厌弃忠谏之声;其二,“无复明朝谏疏来”看似是贤臣离世的直接结果,实则暗合玄宗的心理——烦人的老臣既已不在,便可无拘无束地纵乐;其三,即便张、韩已逝,朝中未必再无直臣,诗句实则直指关键在于玄宗已彻底拒用忠良。后两句虽以客观叙事面貌呈现,却处处暗藏对玄宗荒淫误国的谴责,更流露出诗人对封建统治者沉溺享乐终将招致祸患的警示。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虽短短数语,却蕴含着非凡的立意。诗句行文流畅自然,文字浅近直白,却饱含着深刻的意味。诗人满心忧国忧民之情,尽显拳拳忠心。诗中,诗人借题咏画里的历史事实,巧妙抒发对当下现实的深沉感慨。表面写古,实则论今,以委婉曲折、含蓄隐晦的方式,将对当朝统治者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宣泄而出,令人读来感慨万千,也尽显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与深刻的思想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观唐明皇打球图而作也。三郎,明皇小名也。明皇天宝之后,嬖宠杨妃与杨妃之姊妹秦国、韩国、虢国夫人,淫侠无度,酒酣击球以为乐。张九龄、韩休二宰相皆直臣,尝谏明皇宴乐,帝改容谢之。

清学者王相《新校千家诗》

# 对于唐玄宗的成败得失,唐代的文人墨客曾议论纷纷;而晁说之这首七绝却从另一角度写出了唐王朝之所以由盛而衰的原因。这不仅是对唐代历史的形象化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对宋代统治者有一定的惩儆和借鉴意义。

现代学者周嘉向《千家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蟠《地炉》

下一篇:宋·姜特立《地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