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òng
gāo
xiōng
gōng
xué
zhì
mǎn
xíng
zài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xiōng
yóu
dōng
cái
kān
zhí
běi
fēi
yōu
chí
tuó
wǎn
shēn
guī
dào
jīn
gōng
míng
yǒu
shì
fēi
lín
fēn
chū
gǎn
cóng
wéi

译文

兄长你要去东阁游历,你的才能足以在朝廷任职。不要担忧入朝为官太晚,暂且记住适时请求辞官归乡。道义不分古今都是一样的,追求功名却存在是非对错。临别之时说出这些恳切的话语,不敢计较你是否听从。

逐句剖析

"兄去游东阁":兄长你要去东阁游历,

# 东阁:指丞相府,时秦桧任丞相。

"才堪直北扉":你的才能足以在朝廷任职。

# 北扉:指学士院。

"莫忧持橐晚":不要担忧入朝为官太晚,

# 持橐:即“持橐簪笔”,指近臣在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或有所记事,故持袋备笔。

"姑记乞身归":暂且记住适时请求辞官归乡。

"道义无今古":道义不分古今都是一样的,

# 今古:现时与往昔。

"功名有是非":追求功名却存在是非对错。

"临分出苦语":临别之时说出这些恳切的话语,

# 苦语:恳切之语。

"不敢计从违":不敢计较你是否听从。

# 从违:依从或违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是南宋诗人陆游于绍兴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给堂兄陆升之(字仲高)的送别诗。该诗以兄弟赠答形式,劝诫堂兄要坚持道义,不要依附权臣秦桧。诗的前四句写了陆游自己过往的官场经历,用“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这样的警句来规劝兄长。诗中提到的“东阁”、“北扉”等词,暗指丞相府和高官职位,点明了陆升之当时投靠秦桧的背景。历史记载,绍兴二十年(1150年),陆升之因为告发李光私下写国史而得到秦桧提拔。陆游在诗的最后两句“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中,表达了他的劝谏态度。后来,据说陆升之把诗中称呼自己的“兄”字改成“弟”字,把诗回赠给了陆游。秦桧倒台后,陆升之因为党争牵连被贬到雷州,这正好应验了陆游诗中的警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送兄长宫学任满前往行在的情景,表达了对兄长才学的认可,同时以“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劝诫兄长在追求功名时坚守道义,体现了兄弟间真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2. 写作手法

用典:“莫忧持橐晚”句,巧用“持橐”典故,“持橐”原指古代侍从官员拿着袋子以盛放文书等,后常用来代指在朝为官、侍奉皇帝。在诗中作者用此典故安慰兄长仲高不用担心入朝为官时间晚,鼓励他积极前往行在任职,体现出对兄长仕途的关切与劝勉。

3. 分段赏析

首联“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明白如话地点明兄长即将启程前往东阁。寥寥数语,却以质朴而坚定的笔触,毫不掩饰地盛赞兄长才学出众,足以担当朝廷重任,将诗人对兄长才能的高度推崇,袒露无遗。颔联“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字里行间满溢着拳拳深情。诗人以兄长般的温和口吻,宽慰兄长切莫为入朝为官时日稍晚而忧虑。同时,郑重其事地提醒兄长,应当时刻谨记,在合适的时机主动请求辞官归乡,这无不体现出诗人对兄长仕途的周全思虑与深切关怀。颈联“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诗人笔锋陡然一转,从深沉的人生哲理维度娓娓道来。明确指出,道义犹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在古今岁月的漫长流转中,始终坚守着恒定的光芒,不因时代的更迭而变迁。然而,对于功名的追逐,却并非一片坦途,其中夹杂着诸多是非对错。此句宛如暮鼓晨钟,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劝诫之意。尾联“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着重刻画了临别的场景。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诗人将心中那些发自肺腑、饱含深情的话语倾吐而出。此刻,他全然无暇顾及兄长最终是否会听从自己的劝告,而这份真挚纯粹、深厚至极的兄弟情谊,也在这寥寥数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夜闻雨声》

下一篇:宋·陆游《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