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迎微风":在池塘上迎着微微的清风,
"柏间蹋凉月":在柏树间踏行于清凉月色中。
"冷然醉梦醒":清爽如同从醉梦中醒来,
"一洗烦恼热":一下子洗去了烦恼和燥热。
"嗟予世外人":可叹我这远离尘世之人,
"火食常呕噎":吃着人间的烟火食物常常感到难以下咽,
"易求云表露":云中露水容易得到,
"难觅太古雪":远古的冰雪却难以寻觅。
"况欲试秘方":更何况想试试秘方,
"琼浆和玉屑":用琼浆和着玉屑。
"俛首居俗间":低头处在世俗之间,
"愁若鹰在绁":忧愁就像被束缚的雄鹰。
"惟兹服月芒":只有服食这月光,
"比岁稍得诀":近年来渐渐有所领悟,
"但令天无云":只要天空没有云彩,
"岂复计圜缺":又何必计较月亮的圆缺。
"玉钩定谁挂":弯弯的月亮不知是谁挂上去的,
"冰轮了无辙":明月运行没有车辙痕迹。
"诗成独高咏":写成诗后独自高声吟诵,
"灵府炯澄澈":内心明亮而澄澈。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池上迎微风,柏间蹋凉月,冷然醉梦醒,一洗烦恼热”,开篇描绘诗人于池畔迎微风、柏间踏凉月的惬意场景,“迎”“蹋”二字生动展现诗人与自然亲近之态。在这清冷的环境中,如醉梦醒般,将尘世烦恼一扫而空,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结合,奠定了全诗摆脱尘世、追求宁静的情感基调。“嗟予世外人,火食常呕噎。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况欲试秘方,琼浆和玉屑”,诗人以“世外人”自称,感慨尘世饮食难适,将世间易得的云表露与难求的太古雪对比,进而提及对仙方琼浆玉屑的渴望,运用对比、用典等手法,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和对超凡脱俗、长生境界的向往。“俛首居俗间,愁若鹰在绁。惟兹服月芒,比岁稍得诀,但令天无云,岂复计圜缺。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写诗人虽暂居俗世,如被束缚的鹰般忧愁,但在服食月光之法上渐有所得。只要天空无云,便不在意月亮圆缺,对月亮的玉钩、冰轮等形态发出疑问,体现诗人对自然天象的思索,也展现其在追求超脱之路上的心境变化。“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诗歌写成后独自高声吟诵,此时诗人心灵如被洗净般澄澈。以景结情,通过“灵府澄澈”这一内心状态的描写,收束全诗,传达出诗人在月下创作、与自然交流后,获得的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脱。
上一篇:宋·陆游《别荣州》
下一篇:宋·陆游《登拟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