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zhōng
cǎo
shū
yīn
zuò
sh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xiū
zàn
jiě
簿
shū
wéi
zuì
cǎo
jīn
nián
wēi
shǒu
dòng
láo
qiū
zhòng
juǎn
fān
kuáng
shòu
jiāo
fēi
lín
chí
qín
jīn
ān
yǒu
lòu
gōng
zhì
wèn
wēng
xīn
chù
yán
zhí
kǒng
xiè
tiān

译文

获得赐休暂时从公文堆里解脱出来,醉中作草书今年技艺颇有精进。手中捧着如秋露般浓重的冷酒。纸上翻动着狂放的墨迹像瘦蛟飞舞。像古人临池勤苦练字如今哪里还有,像古人漏壁练字的功夫古时也少见。小儿子问我新的领悟之处,想要说又怕直接泄露了创作天机。

逐句剖析

"赐休暂解簿书围":获得赐休暂时从公文堆里解脱出来,

"醉草今年颇入微":醉中作草书今年技艺颇有精进。

"手挹冻醪秋露重":手中捧着如秋露般浓重的冷酒。

"卷翻狂墨瘦蛟飞":纸上翻动着狂放的墨迹像瘦蛟飞舞。

"临池勤苦今安有":像古人临池勤苦练字如今哪里还有,

"漏壁工夫古亦稀":像古人漏壁练字的功夫古时也少见。

"稚子问翁新悟处":小儿子问我新的领悟之处,

"欲言直恐泄天机":想要说又怕直接泄露了创作天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点明自己获赐休假,得以摆脱公文的束缚,醉中草书技艺愈发精湛。颔联生动描绘了自己饮酒挥毫的场景,展现出豪放不羁的创作状态。颈联通过对比古人刻苦练字的事迹,感慨如今鲜有人能如此勤勉。尾联以与稚子的问答作结,增添了几分诙谐幽默,暗示自己在草书创作上有了新的领悟。全诗以豪放洒脱的笔调,展现了陆游在醉中草书时的畅快心境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颔联“卷翻狂墨瘦蛟飞”,将笔下的草书比作飞舞的瘦蛟,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书的灵动、奔放和富有气势,突出了诗人醉中草书的豪放风格。用典:颈联“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运用了张芝临池学书和卫夫人壁上作书的典故,通过引用古人刻苦练字的事迹,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人书法精神的追慕和对当今书法风气的感慨。以小见大:尾联通过稚子与诗人的问答这一生活小场景,展现出诗人对书法新领悟的珍视,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反映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小见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情景交融:首联中“赐休暂解簿书围”的轻松情景与“醉草今年颇入微”的得意心境相融合,颔联中饮酒、挥毫的场景与诗人豪放畅快的创作心情相呼应,通过描绘具体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赐休暂解簿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首联点明背景,“赐休”表明诗人获得了休假的机会,“暂解簿书围”形象地写出了他从繁琐的公文事务中解脱出来的轻松。“醉草”指出了创作的状态是在醉酒后进行草书创作,“颇入微”则强调今年在草书技艺上有了更深入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体现出诗人对自己书法水平提升的欣喜。“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颔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手挹冻醪”描绘出诗人手持冰冷的美酒,“秋露重”不仅点明了季节,更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卷翻狂墨”写诗人挥毫泼墨,纸张翻动,“瘦蛟飞”将笔下的字迹比作飞舞的瘦蛟,形象地表现出草书的灵动、奔放和富有气势,展现了诗人在醉中创作时的豪迈与畅快。“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颈联运用对比和引用典故的手法。“临池”化用了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漏壁”则是指东晋书法家卫夫人见古人笔势,如“金刚杵”“万岁枯藤”,在屋壁上作书的故事。诗人感慨如今很少有人能像古人那样勤奋刻苦地练习书法,突出了古人对书法技艺的执着追求,也从侧面反映出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和推崇。“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尾联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情趣。“稚子问翁”设置了一个生活场景,孩子询问诗人在书法创作上有什么新的领悟。而诗人“欲言直恐泄天机”,以一种神秘的口吻表示自己的新领悟如同天机一般,不能轻易泄露,既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书法领悟的珍视,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城上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陆游《电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