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浓压架葡萄熟":浓重的露水压弯了葡萄架,串串葡萄已成熟,
"日嫩登场䆉稏香":柔和的日光下,新收的稻谷散发着清香。
# 䆉稏:一作“罢亚”。
"商略人生如意事":细细思量人生最如意的事,
"及身强健得还乡":莫过于趁着身体强健早日回到故乡。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秋日田园抒情诗,描绘了秋露浓重时葡萄成熟、秋日柔和阳光下稻谷飘香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幸福的深刻思考。
2. 写作手法
象征:“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䆉稏香”“葡萄熟”“䆉稏香”描绘了秋日里果实成熟、谷物丰收的景象,这些丰收的意象象征着人生中圆满、顺遂的状态。诗人以农作物的成熟,暗喻对“人生如意事”的期盼,尤其为后文“及身强健得还乡”的核心愿望做了铺垫,丰收的景象是安稳生活的基础,而“还乡”正是这种安稳人生的体现之一。意象组合:“露浓”与“葡萄”“露浓”是秋晨特有的湿润清凉之感,而“压架葡萄熟”则描绘了藤架上沉甸甸的葡萄被露水浸润、饱满欲坠的景象。这两个意象组合,既以“露浓”的视觉(晶莹水珠)与触觉(湿润空气)暗示秋意渐浓的季节特征,又以“葡萄熟”的视觉(紫红果实)与触觉(沉甸甸的重量)具体化丰收的富足,葡萄作为秋日代表性作物,其成熟状态直接呼应了“秋思”的季节主题,同时“压架”的细节又赋予画面生机(藤蔓承重、果实低垂),暗喻自然生命的丰盈与成熟。
3. 分段赏析
首句“露浓压架葡萄熟”,此句以秋日物候起笔,描绘田园丰收图景。“露浓”点明时节特征,浓重的秋露暗示季节已至深秋;“压架葡萄熟”通过葡萄藤架被果实压弯的细节,生动展现葡萄成熟的丰饶之态。此句以具体的视觉感受,传递出秋日果实累累的充实感。次句“日嫩登场䆉稏香”,此句承接上句,继续铺陈秋收场景。“日嫩”形容秋日阳光柔和明媚,与“露浓”的清冷形成平衡;“登场”指稻谷收割后铺晒于场圃,“䆉稏香”则从嗅觉写新稻的清香。“日嫩”与“香”二字尤为精妙,既写秋阳温润,又暗含丰收的喜悦。第三句“商略人生如意事”,此句由景及情,转入人生思考。“商略”意为细细斟酌、思量,体现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人生如意事”暗示对世俗功利之外的人生真谛的探寻。此句将个人体验与普遍哲理相联结,深化了诗意。末句“及身强健得还乡”,此句收束全诗,点明诗人对“如意事”的答案。“及身强健”强调生命状态的理想条件是健康;“得还乡”则直抒胸臆,道出落叶归根的朴素愿望。此句以简练语言揭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把握当下、实现精神归依。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日典型景物的细腻描绘,寄寓了对人生况味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中“露浓压架”的葡萄、“日嫩登场”的稻谷等意象,既是眼前实景的捕捉,又与生命变迁、乡愁渴望相互映照,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以凝练含蓄的笔触,在简短的二十八字中勾勒出秋景与人生交织的情感图卷,既呈现了丰收时节的物质丰盈,又揭示了精神归依的永恒命题,留给读者悠远的思索空间与情感共鸣。
上一篇:宋·陆游《记梦》
下一篇:宋·陆游《寒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