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gōng
gēng
hòu
tuí
líng
mào
qián
kāi
mén
zhì
yǒu
sēng
chuán
shēn
mèng
tiáo
tiáo
nián
huì
dāng
chéng
xiǎo
xuě
shàng
shàn
chuán

译文

在故乡亲自耕种之后,到了衰老的高龄阶段。打开门没有客人到来,写出的诗句由僧人传播。时间过得很快,感觉自己如同在梦中,日子漫长,感觉一天像一年一样。定要趁着小雪,在夜晚登上前往剡溪的船。

逐句剖析

"故里躬耕后":在故乡亲自耕种之后,

"颓龄耄及前":到了衰老的高龄阶段。

"开门无客至":打开门没有客人到来,

"得句有僧传":写出的诗句由僧人传播。

"忽忽身如梦":时间过得很快,感觉自己如同在梦中,

"迢迢日似年":日子漫长,感觉一天像一年一样。

"会当乘小雪":定要趁着小雪,

"夜上剡溪船":在夜晚登上前往剡溪的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冬日二首(其一)》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联“故里躬耕后,颓龄耄及前”以归隐田园、老迈年高起笔,勾勒出诗人晚年孤寂的生存境况;后两联“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直抒时光虚度、身心恍惚的颓唐心境,尾联“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却笔锋一转,以雪夜访戴的典故寄托超脱现实的隐逸理想。全诗语言质朴如家常絮语,情感在孤寂与旷达间起伏,既写尽老病缠身的无奈,亦暗藏“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倔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直接抒发诗人对人生如梦、时光漫长的感慨,这种直接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清晰地了解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与诗人产生共鸣。借景抒情:“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通过想象在小雪之夜乘船前往剡溪的美好场景,抒发诗人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借想象之景表达内心渴望,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且富有诗意,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2. 分段赏析

“故里躬耕后,颓龄耄及前”:首联交代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年龄。“故里躬耕后”,说明诗人回归故乡,亲自参与农事耕作,反映出其远离官场喧嚣,回归田园的选择,也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颓龄耄及前”,明确指出诗人已到暮年,临近衰老,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暮年迟暮、感慨人生的情感基调,暗示诗人在这样的人生阶段,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开门无客至,得句有僧传”:颔联刻画冬日生活场景。“开门无客至”,一个“无”字鲜明地突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冷清,无人来访,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得句有僧传”,与之形成对比,虽无世俗客人,却能与僧人传递诗句,体现出诗人在精神层面与僧人交流创作的乐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孤独,也反映出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平淡孤寂的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颈联抒发诗人内心感慨。“忽忽身如梦”,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匆匆而过,如同梦境般虚幻,这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迢迢日似年”,在冬日的氛围下,诗人感觉日子漫长,每一天都仿佛有一年那么久,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同时也反映出暮年时光的无聊与漫长,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时光的独特感受。“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尾联展现诗人的向往。“会当”表达出一种期待,“乘小雪,夜上剡溪船”描绘出一幅在小雪之夜,诗人乘船前往剡溪的画面。这一画面充满诗意与闲适,诗人借此表达出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宁静的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在平淡的生活中增添浪漫色彩,也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寒夜读书》

下一篇:宋·陆游《出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