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shī
rén
běn
bēi
shāng
kuàng
shēn
gèng
yōu
huàn
chǎng
què
chéng
qiáo
qiū
yòu
dào
tóng
chū
liáng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hòu
shuāng
zhǐ
dēng
àn
dēng
míng
gèng
duǎn
cháng
ān
píng
shēng
huì
xīn
zūn
xiāng
zhǔ
sòng
nián
guāng

译文

诗人原本就容易感到悲伤,更何况亲身经历了忧患的处境。乌鹊搭成鹊桥,秋天又一次来临,梧桐叶上滴着雨,夜晚刚开始有了凉意。江南江北的堠子成双成对,灯光忽暗忽明,夜晚的更漏时长时短。怎样才能找到一生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举杯共饮,共度时光。

逐句剖析

"诗人本自易悲伤":诗人原本就容易感到悲伤,

"何况身更忧患场":更何况亲身经历了忧患的处境。

"乌鹊成桥秋又到":乌鹊搭成鹊桥,秋天又一次来临,

"梧桐滴雨夜初凉":梧桐叶上滴着雨,夜晚刚开始有了凉意。

"江南江北堠双只":江南江北的堠子成双成对,

"灯暗灯明更短长":灯光忽暗忽明,夜晚的更漏时长时短。

"安得平生会心侣":怎样才能找到一生志同道合的伴侣,

"一尊相属送年光":一起举杯共饮,共度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思》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秋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英雄寂寞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直陈诗人本就易悲,何况身处忧患。接着借乌鹊成桥、梧桐滴雨、江南江北堠子、灯暗灯明等秋夜之景,烘托内心的孤寂忧愁。最后感慨渴望有知心伴侣共度时光。首联奠定悲伤基调;颔联描绘秋夜初凉之景,增添愁绪;颈联借路途标记与灯光变化,暗示漂泊不定;尾联直抒对知音的期盼。整首诗沉郁内敛,细腻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复杂心境与深沉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诗人开门见山,指出自己身为诗人,本就情感细腻,容易悲伤,更何况亲身经历了诸多忧患之事,一下子就为全诗奠定了忧愁的基调。颔联“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乌鹊搭成鹊桥,宣告秋天再度来临,而梧桐树叶在雨中滴沥,让夜晚刚开始就充满凉意。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秋夜凄凉的画面,秋景的萧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忧愁。颈联“江南江北堠双只,灯暗灯明更短长”,诗人提及江南江北道路上成双的堠子,以及忽明忽暗的灯光、时长时短的更漏。这些景象暗示了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灯光与更漏的变化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尾联“安得平生会心侣,一尊相属送年光”,诗人感慨,怎样才能找到一生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举杯共饮,度过时光呢?这直接表达出诗人在忧愁、孤独中对知心人的渴望,强化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在秋夜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排闷》

下一篇:宋·陆游《暑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