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一幅接篱巾":空旷厅堂中,我头戴一幅接篱巾闲坐,
"竹树森疏夏令新":竹林树木疏密相间,正迎来初夏的清新时节。
"瓶竭重招麴道士":酒壶喝空了,便再次呼唤 “麴道士”(酒)来助兴,
"床空新聘竹夫人":夏日床铺清虚,新请 “竹夫人”(竹制寝具)相伴纳凉。
"寒龟不食犹能寿":寒龟即便不进食仍能长寿,
"弊帚何施亦自珍":破扫帚虽无大用我亦自当珍惜。
"枕蕈北窗宁有厌":头枕竹席倚于北窗,这般清凉怎会生厌?
"小山终日对嶙峋":终日与窗外嶙峋的小山相对,更觉心神怡然。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首句写诗人头戴“接篱巾”闲坐于空旷厅堂,以隐士装束点明幽居身份,“虚堂”二字勾勒环境清寂之态。次句绘景,“竹树森疏”状夏木茂密而不失疏朗,“夏令新”点明时节转换,景物中透出初夏生机。两句以白描手法,将人物装束与庭院景致相映照,于简淡笔墨中见幽居的闲适氛围,“森疏”一词既写树影参差,亦暗含心境的疏朗自适。颔联“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第三句以“麴道士”代指酒(“麴”为酒曲,拟人化称酒为“道士”),“瓶竭重招”写酒尽复饮的随性,见生活之洒脱。第四句“竹夫人”指夏日竹制纳凉寝具,以“新聘”二字赋予器物拟人化趣味,暗合初夏消暑之需。两句巧用雅称与拟人修辞,将日常饮居细节写得饶有风趣——酒与竹具皆为生活寻常物,却以戏称唤之,于诙谐中见诗人安贫乐道的情怀,对仗工整而意趣横生。颈联“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第五句化用《庄子》“龟寿千年”之意,言寒龟不食仍能长寿,以龟喻人,暗指安于清贫亦可得长寿之道,含淡泊自守的哲思。第六句化用“敝帚自珍”典故,言破扫帚虽无大用仍加珍惜,以“何施”反问强化“自珍”之情,见物虽陋而心知足的态度。两句借物言志,以龟的“不食”与帚的“弊旧”为喻,层层递进地表达对简朴生活的认同,议论中兼含理趣,贴合宋人“以俗为雅”的诗学追求。尾联“枕蕈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第七句以“枕蕈北窗”化用陶渊明“北窗高卧”的隐逸意象,“宁有厌”反问句式强化对清凉闲适生活的喜爱,见效仿古人的超然心境。第八句写终日面对窗外嶙峋小山,以“终日对”状观山之久,“嶙峋”绘山形奇崛,景中含情——山野之景虽非雄奇,却足慰幽居之心。两句以景结情,将隐逸情怀融入自然之景,“北窗”与“小山”一室内一室外,空间转换中见诗人与自然相得的淡泊意趣,收束全篇而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陆游《夜坐园中至夜分》
下一篇:宋·陆游《春日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