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无多事":学习求道并没有太多繁杂的事情,
"消阴服众魔":关键在于消除内心的阴暗和不良情绪,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心魔。
"春雷惊蛰户":春雷滚滚,惊醒了那些蛰伏在门户周围的生灵,
"海日浴鲸波":海上的太阳从波涛中升起,阳光照耀着那翻涌的、如同鲸鱼游动时激起的波浪。
"大勇收全胜":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
"灵襟袭太和":纯净的心灵会受到那平和、融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何妨会稽市":为什么不可以到会稽的集市上去呢?
"取酒独酣歌":取来美酒,独自尽情地高歌欢唱。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通过描写惊蛰时节春雷震动门户,海上日出照耀鲸波的景象,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既点明春天的到来,也借此抒发诗人内心振奋、开阔的情绪,为后文情感的表达做铺垫。直抒胸臆:“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宋军取得重大胜利的欣喜,以及对国家能迎来太平祥和(太和)的期盼。尾联“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更是直白地展现出诗人的豁达豪迈,即便处于个人生活情境中,也难掩心中的畅快,尽情抒发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2. 分段赏析
首联“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诗人开篇表明学道其实无需繁杂事务,关键在于消除内心的阴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与心魔。“消阴”与“服众魔”象征着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对抗那些阻碍正义、破坏国家安宁的势力,体现出诗人内心坚定的信念,尽管身处复杂的世间,依然追求精神上的清明与对邪恶的战胜,为全诗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颔联“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从自然景象着笔,描绘出春雷滚滚,惊醒了蛰居的万物,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打破了冬日的寂静;海上的太阳从波涛中升起,照耀着巨大的鲸波。“春雷惊蛰”点明此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充满生机活力;“海日浴鲸波”展现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太阳的光辉与波涛汹涌的大海相互映衬,鲸波暗示着力量与气势。此联不仅勾勒出春日宏大而生机勃勃的景象,也以自然之景暗示世间即将发生积极的变化,与首联中战胜艰难的意向相呼应,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颈联“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承接前文,表达出凭借着非凡的勇气能够取得全面胜利,而纯净的心灵会感受到平和融洽的氛围。“大勇”并非匹夫之勇,而是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与理想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收全胜”体现出诗人渴望看到正义得以伸张,国家能够收复失地,实现统一的美好愿景。“灵襟袭太和”则进一步强调内心的纯净、平和,只有内心毫无杂念,秉持着正义与善良,才能真正感受到和谐美好的境界,这也反映出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尾联“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诗人笔锋一转,回到现实生活场景,说不妨到会稽的集市上,取来美酒独自尽情高歌。这看似突然的场景转换,实则是诗人在前文表达坚定信念与美好期待后的一种情感抒发。在经历了对学道、自然景象、精神境界的层层阐述后,诗人以一种豁达、洒脱的姿态收尾,在热闹的集市中饮酒高歌,展现出其豪迈的性情。即使面对世间诸多艰难,心中依然充满豪情,借酒与高歌释放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乐观积极、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