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入修门甫岁余":再次进入都城才一年多,
"又携琴剑返江湖":又带着琴和剑返回江湖。
"乾坤浩浩何由报":天地如此广阔,我该如何报效国家呢,
"犬马区区正自愚":我这般微不足道,实在是愚笨。
"缘熟且为莲社客":因缘分已熟,暂且去做莲社的客人,
"伻来喜对草堂图":有使者到来,我高兴地对着草堂图。
"西厢屋了吾真足":西厢房的事情完成后我就很满足了,
"高枕看云一事无":高枕无忧地看着云彩,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具有感怀归隐诗。诗以诗人离开都城返回江湖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看似闲适的生活,但实际上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逃避和自我安慰,深化了全诗的感怀和归隐主题。
2. 写作手法
对比:“乾坤浩浩何由报,犬马区区正自愚”中“乾坤浩浩”描绘出天地的广阔无垠、宏大无穷,代表着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象征着国家大事、报国理想的宏大舞台。而“犬马区区”将诗人自己比作微不足道的犬马,“区区”强调了自身的渺小、平凡与卑微。诗人把广阔的天地与渺小的自我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用典:“缘熟且为莲社客,伻来喜对草堂图”巧用“莲社”典故,东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莲,故称莲社。这里诗人以“莲社客”自比,借这个典故表达自己暂且像莲社中人一样,寻得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归依,暗示自己在现实不如意的情况下,想在宗教或精神层面寻找慰藉。当有使者带来草堂图时诗人感到欣喜,体现出他对这种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借这个典故传达出自己在无奈的现实面前,渴望回归平静、闲适生活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重入修门甫岁余,又携琴剑反江湖”首联“重入修门”指诗人曾短暂回到都城临安,“甫岁余”强调时间短暂,“琴剑返江湖”通过携带文人雅器暗示归隐决心,强调了这种往返的频繁和不寻常,暗示了诗人在都城的经历并不顺利,内心充满了失意和无奈,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乾坤浩浩何由报,犬马区区正自愚”颔联中“乾坤浩浩”描绘出天地的广阔无垠,“何由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却不知如何报效国家的迷茫和悲愤。“犬马区区正自愚”,诗人将自己比作微不足道的犬马,进一步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缘熟且为莲社客,伻来喜对草堂图”颈联诗人因缘分而去做莲社客人,体现出他在无奈中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表现出他在困境中努力寻找生活乐趣,试图缓解内心的无奈和悲愤。“西厢屋了吾真足,高枕看云一事无”尾联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看似闲适的生活。“西厢屋了吾真足”表明诗人对西厢房的事情完成后就感到满足,描绘了他高枕无忧地看着云彩。这种闲适的生活实际上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逃避和自我安慰,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感怀和归隐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