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kǎn
kǎn
yíng
shén
ér
tóng
diān
fàng
wēng
shè
jiǔ
cán
biān

译文

咚咚咚地敲响着迎神的鼓,孩子们欢喜得几乎要癫狂。我这个放翁没有社日的酒可喝,只好关闭门户教授、学习那残缺的书籍。

逐句剖析

"坎坎迎神鼓":咚咚咚地敲响着迎神的鼓,

"儿童喜欲颠":孩子们欢喜得几乎要癫狂。

"放翁无社酒":我这个放翁没有社日的酒可喝,

"闭户课残编":只好关闭门户教授、学习那残缺的书籍。

# 残编:原注:宋刘克庄《后村千家诗》卷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社日》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以“迎神鼓”“儿童喜欲颠”展现社日祭祀的热烈场景,后两句通过“无社酒”“闭户课残编”的对比,抒写诗人退居乡野的孤寂与自守。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以乡村节庆为背景,既赞颂民俗的生机,亦暗含对个人际遇的感慨,体现了陆游晚年诗作中“热闹与疏离交织”的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坎坎迎神鼓,儿童喜欲颠”使用了白描的描写手法。简单的几个字,就生动地勾勒出社日时迎神鼓的声音和儿童欢喜的样子,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社日的热闹氛围,体现了白描手法简洁而生动的特点。对比: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坎坎迎神鼓,儿童喜欲颠”描绘出社日时乡村热闹欢快的场景,儿童的喜悦达到了极点;而“放翁无社酒,闭户课残编”则写出了自己的安静独处,没有参与到社日的饮酒活动中,只能闭门读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与热闹场景的不同状态,也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2. 分段赏析

《社日》首句“坎坎迎神鼓”中“坎坎”模拟迎神鼓的声音,形象地写出了社日祭祀时鼓声咚咚作响的情景,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了热闹的社日氛围中,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次句“儿童喜欲颠”生动地描绘出儿童在社日时兴奋、欢喜到几乎要癫狂的状态,进一步烘托出社日的欢乐气氛,展现了乡村生活中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第三句“放翁无社酒”中“放翁”是陆游的号,此句表明在这热闹的社日,自己却没有社酒可饮,与前面的热闹场景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此时的状态与众人不同,引出了下句的行为。末句“闭户课残编”写诗人在社日之际,关闭门户,专注于教授或学习那残缺的书籍。“闭户”与外面的热闹形成鲜明反差,“课残编”则折射出诗人晚年退居的落寞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即事》

下一篇:宋·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