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há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xīn
yàn
lái
shí
suì
yòu
cán
dān
fēng
shù
shù
zhào
jiāng
gān
qián
shān
yún
chéng
míng
lòu
lái
chū
biàn
hán
shēn
tuì
退
shōu
qīng
jìn
mèng
zhōng
chū
shàng
ēn
kuān
zuò
shī
lǎo
hèn
shí
náng
zhōng
duàn
gǎo
稿
kàn

译文

新雁飞来的时候,一年又将尽了,几棵红枫映照在江边。前面山上云气升起,忽然变得昏暗,简陋的屋舍中,雨水落下,开始变得寒冷。退居后,已经不再做关于宫廷的梦了,能在乡里安居,终究是皇上的恩典宽厚。年老作诗总遗憾没有新奇的思路,时常拿出袋中的残稿翻看。

逐句剖析

"新雁来时岁又残":新雁飞来的时候,一年又将尽了,

"丹枫数树照江干":几棵红枫映照在江边。

"前山云起忽成暝":前面山上云气升起,忽然变得昏暗,

"陋屋雨来初变寒":简陋的屋舍中,雨水落下,开始变得寒冷。

"身退已收清禁梦":退居后,已经不再做关于宫廷的梦了,

"里居终出上恩宽":能在乡里安居,终究是皇上的恩典宽厚。

"作诗老恨无奇思":年老作诗总遗憾没有新奇的思路,

"时取囊中断稿看":时常拿出袋中的残稿翻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寒》是宋代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初冬时节新雁南飞、丹枫映江、云起雨落带来寒意的景象,结合自身退居生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怀与生活中的闲愁。诗歌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是陆游晚年生活与心境的真实体现,全诗展现了诗人对日常景象的细致观察与内心的细腻感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新雁来时岁又残,丹枫数树照江干”,“新雁”是初冬的标志性候鸟,它们的到来本是季节流转的信号,却与“岁又残”相呼应,直白点出一年将尽的时序感。江边的“丹枫”以鲜明的红色点缀萧瑟的初冬,既勾勒出眼前实景的鲜活,又在红枫与残岁的对照中,藏着对时光匆匆的隐忧。陆游晚年对时节变化尤为敏感,这两句以寻常景物起笔,不刻意抒情,却让“岁月不居”的感慨随雁影、枫色自然流露,平淡中见细腻。“前山云起忽成暝,陋屋雨来初变寒”,“忽成暝”写出天气变化的迅疾,前山云气骤起,转眼便将天色染成昏暝,画面感极强;而“陋屋”点明诗人退居后的居住环境,简朴的屋舍中,雨水落下的瞬间,“初变寒”精准扣题,既写物理上的寒意初生,又借这突如其来的清冷,烘托出一种静谧中的孤感。山云、暮色、冷雨、陋屋,这些意象层层叠加,让“初寒”不仅是气候描述,更成了心境的外化,平淡中透着沉郁。“身退已收清禁梦,里居终出上恩宽”,“清禁”指皇宫禁地,曾是诗人仕宦生涯中可能触及的场所,“收清禁梦”直白说出退居后已放下对官场的念想,是对过往仕宦生涯的主动割舍。“里居”即安居乡里,“上恩宽”看似是对朝廷恩遇的认可,实则藏着复杂心绪——既有对退居生活的接纳,也暗含对官场风波的疏离。这两句不加修饰地袒露晚年生活状态,没有激昂的情绪,却让“身退”后的平静与对过往的释然清晰可见。“作诗老恨无奇思,时取囊中断稿看”,“老恨无奇思”道尽晚年创作的困境。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对文字向来执着,即便年老仍对自己有严苛要求,“无奇思”的遗憾里,是对创作的较真。“时取囊中断稿看”是细节刻画,翻看残稿的动作,既显露出对旧作的不舍,也藏着对自己创作力衰退的无奈。这两句不掩饰衰老带来的局限,直白如自语,却让晚年诗人对文学的坚守与自我审视跃然纸上,真实得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菩萨蛮》

下一篇:宋·陆游《记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