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被听春雨":我裹着被子躺在床上,静静聆听窗外的春雨声,
"残灯一点青":屋子里,一盏残灯闪烁着微弱的青光。
"吾儿归渐近":我的儿子快要回来了,
"何处宿长亭":不知道他在归途中今晚会在哪个长亭歇脚呢?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句:“拥被听春雨。”诗人描绘了春雨之夜,自己裹着被子躺在床上,静静聆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这一句通过“拥被”和“听春雨”两个动作,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安宁。次句:“残灯一点青。”此句聚焦于室内,描绘了一盏残灯在雨夜中闪烁着微弱的青光。这里的“残灯”与“春雨”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烘托出雨夜的静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渐行渐远。第三句:“吾儿归渐近。”诗人由景及人,表达对儿子归来的期盼。随着春雨的淅沥声,诗人想象着儿子归途中的情景,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期待。这一句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末句:“何处宿长亭。”诗人以问句结尾,表达对儿子归途的关切。长亭是古代送别和歇息的场所,诗人通过“何处宿长亭”这一问句,传达出对儿子旅途的牵挂以及对团聚时刻的渴望。
上一篇:宋·陆游《初夏幽居》
下一篇:宋·陆游《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