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结束游何邦":我在梦中整理行装游历哪方,
"小憩野馆临幽窗":在野外馆舍小憩靠近幽静的窗。
"千峰庐山锦绣谷":千峰林立的庐山锦绣谷,
"一水蜀道玻璃江":蜀道上如玻璃般清澈的江水。
"春耕叱犊翁眉厖":春耕时呵斥牛犊的老翁眉毛浓密,
"晓汲负盎女髻双":清晨担着瓦罐汲水的女子梳着双髻。
"忽然梦断已鸡唱":忽然梦中断醒已是鸡鸣声,
"拥衾坐待邻钟撞":裹着被子坐待邻家钟声敲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梦中广袤河山与春耕图景及梦醒情景,营造出壮阔生机的氛围,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爱国热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我梦结束游何邦,小憩野馆临幽窗”,诗人开篇便点明这是一场梦境的记录。在梦中,自己结束了在某一地方的游历,随后在野外的一处馆舍中,临近幽静的窗户小憩片刻。这一联以简洁的语言,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将读者缓缓带入诗人的梦境之中,引发读者对后续梦境内容的好奇与期待。颔联“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此联描绘出极为壮阔的景象。庐山锦绣谷的千座山峰,连绵起伏,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壮美;蜀道的玻璃江,波光粼粼,似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大地。诗人以居高临下之势,将庐山与蜀道这两处祖国腹地的美景尽收眼底,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对仗工整雅致,“千峰”对“一水”,“庐山”对“蜀道”,“锦绣谷”对“玻璃江”,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心旷神怡,更凸显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颈联“春耕叱犊翁眉庞,晓汲负盎女髻双”,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耕图。春耕时节,老翁大声吆喝着牛犊,那浓眉白发间尽显岁月的沧桑与劳作的坚韧;清晨,少女挑着水罐去汲水,梳着双髻的模样天真可爱。这里有小河流水、人家炊烟,有勤劳的老翁、活泼的女郎,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祥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尾联“忽然梦断已鸡唱,拥衾坐待邻钟撞”,笔锋一转,梦境戛然而止。公鸡的啼鸣打破了梦境的宁静,诗人从美好的幻想中回到现实。然而,他并未立刻起身,而是拥着被子静静地坐着,等待邻近的钟声敲响。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出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不舍,又增添了一丝悠然闲适的意趣,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份宁静与从容。整首诗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蕴含着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上一篇:宋·陆游《秋日郊居八首(其三)》
下一篇:宋·陆游《稻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