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xiá
shī

朝代:宋作者:郭印浏览量:3
jiǎo
jiǎo
míng
tiān
shuí
jiāng
jiàng
zhàng
gòng
yīn
yún
shōu
qíng
fàng
xiān
fēng
dào
kàn
xíng
tián
chóu
yàn
lǎo
nóng
qián
kūn
jīn
qún
sàn
chóu
róng

译文

挺拔壮丽的朝霞出现在天边,是谁献上了红色的帐幕(指朝霞)。阴云收起薄薄的云翳,晴朗的太阳像先锋一样透出光亮。道路上看行旅的人们,田地里看老农的神情。天地间今天的情意(指晴朗),众人的目光舒展,愁容散去。

逐句剖析

"矫矫明天末":挺拔壮丽的朝霞出现在天边,

"谁将绛帐供":是谁献上了红色的帐幕(指朝霞)。

"阴云收薄翳":阴云收起薄薄的云翳,

"晴日放先锋":晴朗的太阳像先锋一样透出光亮。

"道路看行旅":道路上看行旅的人们,

"田畴验老农":田地里看老农的神情。

"乾坤今日意":天地间今天的情意(指晴朗),

"群目散愁容":众人的目光舒展,愁容散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霞诗》是宋代郭印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朝霞在天边的壮丽景象,阴云散去、晴日出现,道路上的行旅、田畴里的老农因天晴而舒展愁容的情景。运用比喻、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先写朝霞与阴云散去的过程,后写晴日下人们的状态,语言质朴,传递出对朝霞美景的赞美和对晴朗天气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郭印,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天边的朝霞挺拔而立,像有棱有角的玉柱竖在天的尽头,颜色从淡红慢慢变成鲜亮的赤红,边缘还泛着些微金芒。诗人望着这景象,忍不住想:是谁把这么大的红色帐幕挂在了天上?“绛帐”这比喻真妙,既写出朝霞的鲜红,又像看到那红色在天边缓缓铺开,像有人轻轻拉动帐幕的边角,一点点展露出全貌。没有直接说美,可这“矫矫”的劲儿,这帐幕般的舒展,让人仿佛站在清晨的田野里,亲眼看见朝霞把天染亮,心里偷偷泛起欢喜。“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刚才还飘着的薄云,像被人轻轻卷起的纱帘,一点点往后退,露出后面的蓝天。太阳像憋了好久,先透出几道金光,像先锋队似的冲破云层,把光洒在地上。“收”字写得慢,云翳退得不急不忙;“放先锋”却快,阳光一下子就钻了出来,照亮了路边的草叶,叶尖的露珠闪着光。这一来一回的变化,像在看一场无声的戏,阴云退得越慢,太阳出来时就越让人松口气,好像心里的疙瘩也跟着云散了。“道路看行旅,田畴验老农”,大路上的行旅人停下脚步,放下肩上的包袱,抬头往天上看,脸上的愁容淡了——前几日下雨,路滑难走,现在天晴了,能赶个好路。田埂上的老农也直起腰,从田里拔出脚,搓着手上的泥,眯眼瞅着太阳,嘴角往下撇了撇又往上翘——这晴天来得正好,该晒的粮食能晒,该种的菜能种了。“看”和“验”两个动作,把行旅的盼和老农的实都写出来了,晴天不只是好看,更是实实在在帮了他们的忙。“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今天的天地像是换了副模样,天蓝得透亮,风也暖乎乎的,连空气都变得清爽。路上的人、田里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的眉头都松开了。行旅人重新扛起包袱,脚步轻快;老农转身往家走,大概是要去取农具。连路边玩耍的孩子,也追着阳光跑,笑声传到老远。这天地的“意”,就是要让人舒坦,你看那一张张散开愁容的脸,不用多说,都懂这晴天有多金贵,心里的高兴像刚灌浆的麦子,悄悄鼓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下一篇:宋·袁燮《桔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