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霜钟十里声":深远的霜天钟声传来,声响传至十里之外,
"娟娟江月半窗明":明媚的江上月色,透过半扇窗户洒入室内。
"陈编欲绝犹堪读":陈旧的书籍几乎散毁,却仍值得一读,
"微火相依更有情":与微弱的炉火相伴,更添几分温情。
"九曲烟云新散吏":我刚从繁杂的官场中解脱出来,如同在九曲烟云中漫步,
# 九曲烟云新散吏:自注:时方被命再领武夷祠禄。
"百年铅椠老诸生":毕生与笔墨为伴,已是衰老的书生。
"颓然待旦君无笑":疲惫地等待天明,你莫要嘲笑,
"尚胜闻鸡赋早行":我觉得这总比闻鸡起舞去写那些应景的文章要好。
# 尚胜闻鸡赋早行:自注:温岐诗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盖唐人早行绝唱也。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杳杳霜钟十里声,娟娟江月半窗明”:开篇“杳杳霜钟十里声”,诗人以听觉起笔,悠远的霜天钟声在十里之外悠悠传来。“杳杳”一词,将钟声的悠远绵长具象化,在寂静的夜里,那钟声更显清晰,给人以空灵之感。“娟娟江月半窗明”,视角一转,诗人望向窗外,江上的明月皎洁美好,柔和的月光透过半扇窗户洒入室内。“娟娟”生动地描绘出月色的明媚与柔和,“半窗明”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霜钟与江月,一动一静,视听结合,为全诗奠定了清幽孤寂的基调。“陈编欲绝犹堪读,微火相依更有情”:“陈编欲绝犹堪读”,诗人面对几近散毁的陈旧书籍,却觉得仍有研读的价值。这些旧书历经岁月,承载着往昔的智慧与思想,即便破旧不堪,在诗人眼中依然珍贵,体现出诗人对知识、对文化传承的敬重与执着。“微火相依更有情”,寒夜之中,诗人与微弱的炉火相伴。那跳跃的火苗,不仅带来了些许温暖,更在这孤寂的夜晚给予诗人情感上的慰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炉火,“相依”二字,生动地展现出人与火之间仿佛有了亲密的情感联系,凸显出诗人在寒夜中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九曲烟云新散吏,百年铅椠老诸生”:“九曲烟云新散吏”,“九曲”通常用来形容曲折,此处可能借指曲折如九曲的仕途之路。“新散吏”表明诗人刚刚成为闲散无职的官吏,或许是仕途受挫、被贬外放,那曲折的仕途仿若眼前的烟云,变幻莫测,表达出诗人对自身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感慨。“百年铅椠老诸生”,“铅椠”是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代著述生涯。诗人感慨自己一生与笔墨为伴,到老却只是一介平凡书生,空有满腹才华却壮志难酬,时光匆匆流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沧桑与失落。“颓然待旦君无笑,尚胜闻鸡赋早行”:“颓然待旦君无笑”,诗人疲惫地等待着天明,“颓然”一词将诗人的疲惫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仿佛在向他人倾诉,自己这般模样,希望旁人不要嘲笑。在这漫长的寒夜,诗人独坐,满心愁绪,只能无奈地等待黎明的到来。“尚胜闻鸡赋早行”,诗人自我宽慰,认为自己虽如此落寞,但比起那些闻鸡起舞、为功名利禄早早奔波的人,还是要好一些。这里化用“闻鸡起舞”的典故,既体现出诗人对为世俗所累之人的一种超脱态度,又隐隐透露出自己虽仕途不顺,却依然坚守自我、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上一篇:宋·陆游《晨起偶题》
下一篇:宋·陆游《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