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风溪上弄扁舟":我在樵风溪上划着我的小舟,
# 扁舟:小船。,樵风:顺风﹑好风。
"濯锦江边忆旧游":又在濯锦江边怀念着我昔日玉勒雕鞍的冶游。
# 濯锦江:江名。即锦江。
"豪竹哀丝真昨梦":悲壮的管弦乐筵真个是昨日的美梦,
"爽砧繁杵又惊秋":频繁的捣衣声啊——又是这伤心的凉秋。
"坠枝橘熟初堪翦":菊枝刚刚结满果实,可以进行采摘,
# 翦:“剪”的异体字。
"浮瓮醅香恰受篘":瓮中新酿的美酒飘起了沁人心脾的香气,该拿起滤酒的酒篘。
# 篘: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瓮醅:指酒。
"莫道身闲总无事":且不要说我赋闲在家总是没有事做,
# 莫道:别说,不要说。
"孤灯夜夜写清愁":每天夜晚我都可以在孤灯之下——写我的忧愁。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忆旧抒怀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樵风溪上泛扁舟的情景,由此回忆起在濯锦江边的旧游。通过昔日京城游玩的热闹与当下被捣衣声惊觉的现实对比,展现时光变迁。还描写了橘熟可剪、瓮中酒香的赋闲生活画面。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以及在闲适生活背后,于孤灯夜下难掩的无奈、神伤与淡淡愁绪。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昔日在京城游玩时“豪竹哀丝”的热闹场景,与当下被“爽砧繁杵”拉回的现实生活对比,突出今昔变化,强化了岁月流逝、理想破灭的感慨。借景抒情:颈联通过描写“坠枝橘熟”“浮瓮醅香”的闲适之景,尾联借助“孤灯”这一意象,分别抒发了表面惬意却难掩内心愁绪,以及孤寂、无奈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语言质朴自然,简洁地勾勒出诗人当前百无聊赖、泛舟解闷的生活状态,同时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往昔在濯锦江边旧游的回忆,自然地引出下文。颔联“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运用今昔对比,将昔日京城游玩时豪竹哀丝的热闹场景与如今被爽砧繁杵声拉回现实进行对照,“真昨梦”三字饱含辛酸,“惊”字生动地体现出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以及内心的触动,以景衬情,强化了今昔落差带来的感慨。颈联“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醅香恰受篘”,笔锋一转,描绘出橘熟可剪、瓮中酒香的闲适画面,色彩鲜明,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展现赋闲生活中的惬意场景,为诗歌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尾联“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卒章显志,打破颈联的闲适氛围,“孤灯”这一意象营造出孤寂的氛围,直接点明诗人虽身闲却内心愁绪万千,难以排遣,抒发了无奈、神伤的情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上一篇:宋·陆游《初夏杂兴》
下一篇:宋·陆游《题跨湖桥下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