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ě
zhōng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bēi
qióng
chù
yōu
yōu
gǎn
suì
huá
yún
chūn
xuě
chéng
huā
yǎn
dēng
shēng
yùn
shī
chéng
bàn
xié
cán
zūn
qīng
jìn
shì
wèn
dōng
jiā

译文

匆匆间为困窘处境悲叹,悠悠岁月里感慨年华流逝。傍晚的云彩像泼翻的墨汁,春日的雪花松散不成花形。眼睛干涩,灯光也泛起光晕,写成的诗句字迹歪歪斜斜。剩余的酒已经喝光了,试着起身去向邻家借一点。

逐句剖析

"忽忽悲穷处":匆匆间为困窘处境悲叹,

"悠悠感岁华":悠悠岁月里感慨年华流逝。

"暮云如泼墨":傍晚的云彩像泼翻的墨汁,

"春雪不成花":春日的雪花松散不成花形。

"眼涩灯生晕":眼睛干涩,灯光也泛起光晕,

"诗成字半斜":写成的诗句字迹歪歪斜斜。

"残尊已倾尽":剩余的酒已经喝光了,

"试起问东家":试着起身去向邻家借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雪中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诗歌。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困窘中感怀岁月流逝;颔联描绘暮云浓重、春雪不成花的景象;颈联刻画眼涩灯晕、诗成字斜的状态;尾联写酒尽问邻的情景。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当时的生活境遇与内心的忧愁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忽忽悲穷处,悠悠感岁华”两句,“忽忽”写出时光匆匆、内心恍惚的状态,“悲穷处”直接点出身处困窘境遇的悲伤;“悠悠”描绘出岁月漫长、思绪绵长之感,“感岁华”则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直白的笔触,将个人的困顿与对岁月的怅惘交织在一起,情感真挚而沉郁。​颔联“暮云如泼墨,春雪不成花”两句转入写景。“暮云如泼墨”用比喻的手法,将傍晚的乌云比作泼洒的墨汁,形象地写出了云层的浓厚、天色的昏暗,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春雪不成花”则写出了春雪的特点,它不像冬雪那样能凝成美丽的雪花,而是显得零散、细碎,缺乏冬日雪花的轻盈与姿态,既点明了时令,又暗合了诗人内心的失意,连雪都如此不尽如人意,正如自己的处境一般。​颈联“眼涩灯生晕,诗成字半斜”两句刻画诗人的状态。“眼涩灯生晕”描绘出诗人因疲惫或愁苦而眼睛干涩,连灯光都显得模糊有光晕的情景,细节中透着困顿与憔悴;“诗成字半斜”则写出诗人勉强写成诗句,字迹却歪斜不整的模样,既表现了创作时的艰涩,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内心的纷乱与潦倒,将无形的愁绪转化为可见的字迹形态。​尾联“残尊已倾尽,试起问东家”两句收尾,进一步深化处境的窘迫。“残尊已倾尽”写出杯中酒已喝尽,暗示诗人借酒消愁却愁绪难排,也体现了物质上的匮乏;“试起问东家”则是在无酒之后,勉强起身想向东邻再求酒的举动,一个“试”字写出了诗人的犹豫与无奈,既表现了他想借酒解愁的渴望,又透着几分难以启齿的窘迫,将困穷潦倒的境况刻画得入木三分,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题跨湖桥下酒家》

下一篇:宋·陆游《种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