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重太息":我一次次地长长叹息,
# 太息: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
"吾行无终极":我的行程似乎没有尽头。
"冰霜迫残岁":岁末的冰霜逼近,
"鸟兽号落日":鸟兽在落日下哀号。
"秋砧满孤村":秋日的捣衣声回荡在孤寂的村庄,
# 秋砧:秋日捣衣的声音。
"枯叶拥破驿":枯黄的树叶堆积在破败的驿站。
"白头乡万里":头发斑白的我远离故乡万里之遥,
# 乡:同向。
"堕此虎豹宅":却陷入这虎豹般险恶的地方。
"道边新食人":路边刚发生人吃人的惨象,
"膏血染草棘":鲜血染红了野草荆棘。
"平生铁石心":我平生怀着铁石般坚定的心,
# 铁石心:心的坚决可与铁石相比。
"忘家思报国":一心想要忘却小家,报效国家。
"即今冒九死":如今我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奔波,
# 九死:无数次死亡的危险。
"家国两无益":却对国家和家庭都没有益处。
"中原久丧乱":中原地区长久以来战乱不断,
"志士泪横臆":有志之士泪水纵横,悲痛不已。
# 臆:音意,胸。
"切勿轻书生":请不要轻视书生,
"上马能击贼":我们骑上马也能奋勇杀敌。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古体诗,题材可归为感怀、报国类。诗中描绘了岁末冰霜、鸟兽哀号、孤村秋砧、破败驿站等凄凉景象,展现出中原地区的丧乱。诗人虽有铁石般的报国之心,却深感自己冒险奔波也难益家国,面对中原长久的混乱,满心悲戚,最后强调书生也有上阵杀敌的能力,表达了渴望报国的强烈愿望。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冰霜”“鸟兽号落日”“秋砧满孤村”“枯叶拥破驿”等一系列萧瑟、破败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愤,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对比:将自己“忘家思报国”的拳拳之心与“家国两无益”的现实状况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无奈与痛苦。直抒胸臆:“忘家思报国”“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等诗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想要杀敌报国的壮志,情感真挚强烈。
3. 分段赏析
“太息重太息,吾行无终极。冰霜迫残岁,鸟兽号落日”:开篇连用两个“太息”,奠定了沉重的基调,写自己行程无尽,又以冰霜、残岁、鸟兽、落日等景象,营造出悲凉的氛围,暗示时局的艰难。“秋砧满孤村,枯叶拥破驿。白头乡万里,堕此虎豹宅”描绘了孤村秋砧、枯叶破驿的衰败之景,以及自己漂泊万里、身处险恶环境的处境,流露出身世飘零的感慨。“道边新食人,膏血染草棘。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描写路边食人惨象,揭示社会的残酷,而诗人虽见此景,仍坚定地表明自己忘却小家、一心报国的决心。“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中原久丧乱,志士泪横臆”诗人感慨自己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也未能对家国有所助益,面对中原长期的混乱,心中满是悲痛。“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直抒胸臆,反驳轻视书生的观点,强调书生也有上阵杀敌的能力,凸显爱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