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qióng
xiàng
xiāo
tiáo
zǎo
mén
běi
chuāng
dēng
huǒ
hūn
hūn
lǎo
shì
guà
yǎn
chóu
rén
kōng
duàn
hún
xuě
chuāng
fēi
kuáng
fēng
juǎn
tāo
fān
chuáng
zhǐ
zhàng
hán
mèi
qiǎng
cūn
pēi
yàn
hún

译文

狭窄的小巷十分萧条,我早早地关闭了门,北窗下的灯火在夜晚显得昏黄黯淡。我对世俗之事已经看得很淡,不再放在心上,却忧愁地思念着老朋友,徒然地黯然神伤。急促的雪花拍打着窗户,细碎的雪粒飞溅,狂风席卷着原野,如同愤怒的波涛翻腾。我躺在土床上,盖着纸帐,寒冷得难以入眠,勉强喝着村里酿的酒,也不嫌弃它的浑浊。

逐句剖析

"穷巷萧条早闭门":狭窄的小巷十分萧条,我早早地关闭了门,

"北窗灯火夜昏昏":北窗下的灯火在夜晚显得昏黄黯淡。

"老于俗事不挂眼":我对世俗之事已经看得很淡,不再放在心上,

"愁忆故人空断魂":却忧愁地思念着老朋友,徒然地黯然神伤。

"急雪打窗飞砾细":急促的雪花拍打着窗户,细碎的雪粒飞溅,

"狂风卷野怒涛翻":狂风席卷着原野,如同愤怒的波涛翻腾。

"土床纸帐寒无寐":我躺在土床上,盖着纸帐,寒冷得难以入眠,

"强把村醅不厌浑":勉强喝着村里酿的酒,也不嫌弃它的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冬夜》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冬夜为背景,围绕诗人冬夜的生活与思绪展开。首联描绘了穷巷萧条,诗人早早闭门,屋内北窗下灯火昏暗的场景。颔联表明诗人对俗事已不在意,却因思念故人而愁肠百结。颈联通过描写急雪打窗如飞砾,狂风卷野似怒涛,渲染冬夜的恶劣环境。尾联写土床纸帐寒冷难眠,只能强饮村酿,体现诗人的无奈。整首诗借冬夜之景,抒发诗人复杂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穷巷萧条早闭门,北窗灯火夜昏昏”,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寂的画面。诗人居住的穷巷一片萧条,早早便关上了门,北窗下的灯火在夜中显得昏昏暗暗。“穷巷萧条”点明居住环境的简陋与冷清,“早闭门”暗示了冬夜的寒冷与诗人的孤寂,“灯火夜昏昏”进一步渲染出沉闷、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老于俗事不挂眼,愁忆故人空断魂”,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之事已看得很淡,不再为之挂怀,但对故人的思念却让他愁绪满怀,黯然销魂。此联将诗人的情感重心从外界环境转向内心世界,突出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深。颈联:“急雪打窗飞砾细,狂风卷野怒涛翻”,诗人将笔触又转回到对冬夜环境的描写。急雪如同细碎的飞砾击打窗户,狂风在原野上肆虐,如怒涛翻滚。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从听觉和想象的角度,极写冬夜风雪的猛烈,不仅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烦乱与不安。尾联:“土床纸帐寒无寐,强把村醅不厌浑”,诗人回到自身处境,土床纸帐难以抵御寒冷,使得诗人难以入眠,只能勉强饮用村酿的浊酒。“土床纸帐”表明生活条件的艰苦,“寒无寐”直接体现寒夜的难耐,“强把村醅”和“不厌浑”则表现出诗人在无奈之下借酒消愁的心境,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雪夜》

下一篇:宋·陆游《禽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