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ǒu
nán
wán
fāng
tí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běi
dǒu
nán
yǒu
hóu
rén
zhī
fēi
èr
liú
shū
fàng
guò
jīng
shuāng
bìn
qiū
píng
shēng
sāo
qiān
biàn
tuó
guī
yào
qīn
jiàn
guī
lái
luò
jīng
rén
sòng
jǐng
cuō
běi
miàn
wán
fāng
tíng
zhōng
lán
chén
fāng
cháo
huí
jiě
dài
chūn
zhòu
cháng
ài
jūn
yōu
guó
yǒu
zuò
zuò
lìng
zhuàng
guān
huán
yuán
xiāng
lǎo
nǎng
tóng
shèn
xián
wán
fāng
nài
shēng
jīn
bié
dǎo
nán
wàng
suì
yuè

译文

在北斗星以南有一位吴侯,他的才华和人品绝非平庸之辈。他读书时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字,闭门苦读时突然发现自己双鬓已生出秋霜。他一生中反复研读《离骚》千百遍,渴望亲自去屈原的故乡屈沱和秭归。归来后,他下笔愈发惊人,连宋玉和景差这样的文人也要对他心悦诚服。在玩芳亭中,兰草散发着芬芳,他在春日的午后解下腰带,享受悠闲的时光。他因忧国忧民而创作出许多奇文佳作,让沅水和湘江的风光都为之增色。我过去也曾有同样的志趣,很想为玩芳亭题诗作赋。无奈如今生活已大不相同,我只能像倒伏的枯木一样,忘却岁月的流逝。

逐句剖析

"北斗以南有吴侯":在北斗星以南有一位吴侯,

"人物知非第二流":他的才华和人品绝非平庸之辈。

"读书不放一字过":他读书时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字,

"闭户忽惊双鬓秋":闭门苦读时突然发现自己双鬓已生出秋霜。

"平生《离骚》读千遍":他一生中反复研读《离骚》千百遍,

"屈沱秭归要亲见":渴望亲自去屈原的故乡屈沱和秭归。

# 沱:原作泥,据钱校改。

"归来落笔愈惊人":归来后,他下笔愈发惊人,

"宋玉景差俱北面":连宋玉和景差这样的文人也要对他心悦诚服。

"玩芳亭中兰茞芳":在玩芳亭中,兰草散发着芬芳,

"朝回解带春昼长":他在春日的午后解下腰带,享受悠闲的时光。

"爱君忧国有奇作":他因忧国忧民而创作出许多奇文佳作,

"坐令壮观还沅湘":让沅水和湘江的风光都为之增色。

"老夫曩亦同此趣":我过去也曾有同样的志趣,

"甚欲闲题玩芳句":很想为玩芳亭题诗作赋。

"无奈生涯今已别":无奈如今生活已大不相同,

"倒壑枯楠忘岁月":我只能像倒伏的枯木一样,忘却岁月的流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题吴斗南玩芳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吴斗南的才华与学识的描写,展现了其勤奋读书、热爱文学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以吴斗南为题,描绘了他的才华与学识。诗人称赞吴斗南勤奋读书,对《离骚》等经典著作有深入研究。诗中还提到吴斗南在玩芳亭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国家的忧患意识。最后,诗人回忆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志趣,但如今生活已变,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忘却。诗人将吴斗南的勤奋与自己的岁月流逝形成对比,突出了对时光的感慨。通过“玩芳亭中兰茝芳。”等描写,象征吴斗南的高洁品质。诗的结尾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吴斗南才华与学识的描写,展现了其勤奋读书、热爱文学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语言平实而富有深意,体现了陆游诗歌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将吴侯的才华与屈原、宋玉等历史人物进行对比,突出了吴侯的卓越才能。“归来落笔愈惊人,宋玉景差俱北面。”,通过对比强调了吴侯的文学成就。衬托:诗人以自己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衬托出吴侯的勤奋与才华。“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通过自身的经历衬托吴侯的专注与执着。用典:诗中多次引用典故,“屈沱秭归要亲见。”“宋玉景差俱北面。”,通过提及屈原、宋玉等历史人物,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吴侯的赞美。虚实结合:“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这句实写了吴侯读书的认真态度,他一丝不苟,甚至在闭门苦读中不知不觉头发都变白了。“老夫曩亦同此趣,甚欲闲题玩芳句。无奈生涯今已别,倒壑枯楠忘岁月。”这句是虚写,诗人回忆自己也曾有类似的兴趣,想为玩芳亭题诗,但如今岁月已逝,生活境遇不同,只能感叹时光的流逝。诗中既有对吴侯读书、创作的实写,也有对诗人自身感慨的虚写,虚实结合,使诗歌层次更加丰富。渲染:通过对吴侯读书、创作场景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的氛围。“玩芳亭中兰茝芳,朝回解带春昼长。”,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吴侯的高雅情趣。

2. 分段赏析

首联:“北斗以南有吴侯,人物知非第二流。”诗人开篇便点明吴斗南的非凡才华,将其比作北斗星以南的杰出人物,暗示其才华横溢,绝非平庸之辈。第二联:“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此联描绘了吴斗南勤奋读书的形象,他读书时一丝不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然而,当他长时间闭门苦读时,才发现双鬓已生出秋霜,暗示时光飞逝。第三联:“平生离骚读千遍,屈沱秭归要亲见。”诗人提到吴斗南一生多次研读《离骚》,并渴望亲自前往屈原的故乡秭归,体现了他对文学经典的热爱和对先贤的敬仰。第四、五联:“归来落笔愈惊人,宋玉景差俱北面。玩芳亭中兰茝芳,朝回解带春昼长。”诗人称赞吴斗南归来后,其文章愈发惊人,连宋玉、景差等古代文人都要向他学习。在玩芳亭中,兰茝飘香,吴斗南在春日的午后解带闲适,展现了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第七、八、九联:“爱君忧国有奇作,坐令壮观还沅湘。老夫曩亦同此趣,甚欲闲题玩芳句。无奈生涯今已别,倒壑枯楠忘岁月。”诗人赞赏吴斗南忧国忧民的情怀,并称其作品令人惊叹。诗人回忆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志趣,想要为玩芳亭题诗,但如今生活已变,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忘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闻笛》

下一篇:宋·陆游《述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