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ì
shí
zuò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chūn
qián
hòu
huá
cuī
shí
bàn
ér
cáo
jiǔ
bēi
zhēng
bǐng
yóu
néng
shí
liè
hún
tún
bān
lái

译文

冬末春初时节,万物在大自然的催促下即将展现新的生机,时光流转,季节交替,时常陪伴着家中的晚辈们,一起举起酒杯,共饮美酒,享受相聚的时光。眼前的蒸饼竟然自然地裂开呈现出十字的形状,让人不禁留意到这一有趣的细节,只是可惜这馄饨啊,怎么就不能有多种多样的花样呢?

逐句剖析

"春前腊后物华催":冬末春初时节,万物在大自然的催促下即将展现新的生机,时光流转,季节交替,

"时伴儿曹把酒杯":时常陪伴着家中的晚辈们,一起举起酒杯,共饮美酒,享受相聚的时光。

"蒸饼犹能十字裂":眼前的蒸饼竟然自然地裂开呈现出十字的形状,让人不禁留意到这一有趣的细节,

"馄饨那得五般来":只是可惜这馄饨啊,怎么就不能有多种多样的花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对食戏作》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七言绝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其诗歌风格多样,既有雄浑豪放之作,也有清新自然的篇章。《对食戏作》属于后者。诗歌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陆游与晚辈们一起饮酒,看着桌上的蒸饼和馄饨,随性而发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白描和细节描写的手法,用质朴自然的语言,从日常饮食入手,以小见大,展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以直白的语言勾勒生活画面,如“春前腊后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简洁写出冬末春初时节,诗人与晚辈一起饮酒的日常情景,没有过多修饰,却充满生活气息。细节描写:“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对蒸饼和馄饨进行细节刻画,通过描述蒸饼裂开的形状和对多样馄饨的期待,生动展现出诗人对食物的观察,以小见大体现生活情趣。

2. 分段赏析

“春前腊后物华催”:点明时间是冬末春初,此时节万物都在大自然的催促下即将复苏焕发生机。一个“催”字,赋予了时节一种动态感,仿佛大自然在急切地唤醒世间万物,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不息,为全诗奠定了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基调。“时伴儿曹把酒杯”:描绘出诗人时常与晚辈们一起举杯饮酒的温馨画面。“时伴”二字,体现出这种与晚辈相聚饮酒的场景并非偶然,而是较为频繁,透露出诗人与晚辈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同时,饮酒这一行为在古代常常是人们联络感情、放松身心的方式,此处也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闲适与惬意。“蒸饼犹能十字裂”:细致地描写了蒸饼的形态,说蒸饼在制作过程中自然地裂开呈十字状。这看似普通的描述,实则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留意和观察。通过对蒸饼这一寻常食物的刻画,展现出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独特之处,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简单的食物,也能发现其中的趣味。“馄饨那得五般来”:写诗人看着蒸饼,又联想到馄饨,遗憾馄饨不能有多种花样。此句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食物的兴趣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饮食上期待能有更多丰富的选择。这种对食物的遐想,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种菜》

下一篇:宋·陆游《杂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