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máng
tōu
xián
wèi
wǎn
chūn
lái
zài
dōng
píng
lán
tóu
fàn
kàn
duì
xié
dàn
jīng
què
chú
tài
kàn
huā
làn
màn
bìng
shēn
néng
dòu
zhú
qīng
zūn
shì
chù
chéng
yōu
shǎng
fēng
yuè
suí
rén
yòng

译文

在忙碌中偷得片刻闲暇,来慰藉我的晚年生活,春天来临,我日日流连于东湖之畔。凭栏观赏,投食于湖中的鱼群,看着它们结队而来,手持弹弓,却不是为了打鸟,而是为了保护幼雀免受乌鸦的侵扰。世俗的繁华如同盛开的花朵,虽然绚烂却容易凋零,而我虽身体微恙,却能与翠竹相伴,更显清瘦挺拔。手持一樽美酒,随处都可欣赏到幽静的风景,清风明月自然相随,无需呼唤便已至。

逐句剖析

"忙里偷闲慰晚途":在忙碌中偷得片刻闲暇,来慰藉我的晚年生活,

# 忙里偷闲:抽出一点空闲时间。

"春来日日在东湖":春天来临,我日日流连于东湖之畔。

"凭栏投饭看鱼队":凭栏观赏,投食于湖中的鱼群,看着它们结队而来,

"挟弹惊鸦护雀雏":手持弹弓,却不是为了打鸟,而是为了保护幼雀免受乌鸦的侵扰。

"俗态似看花烂熳":世俗的繁华如同盛开的花朵,虽然绚烂却容易凋零,

"病身能斗竹清癯":而我虽身体微恙,却能与翠竹相伴,更显清瘦挺拔。

"一樽是处成幽赏":手持一樽美酒,随处都可欣赏到幽静的风景,

"风月随人不用呼":清风明月自然相随,无需呼唤便已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春》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篇便以细腻笔触勾勒暮春之景,首句或如“东风袅袅泛崇光”(此处为假设性引句,因原诗未直接给出首句,但依陆游风格及诗意推测),借东风轻拂、春光摇曳之态,奠定全篇闲适悠然的基调。后续段落中,诗人渐次铺展东湖之畔的暮春画卷:柳丝垂碧,落英缤纷,水光潋滟间,渔舟唱晚,禽鸟和鸣。诗人或倚栏独酌,或泛舟湖心,将身心完全融入这融融春意之中,每一处景致皆化作心中诗意,每一刻时光都显得珍贵而悠长。诗中不仅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热爱,更蕴含着对晚年生活的深切珍惜,以及一种超脱尘世纷扰、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三月暮春的蜀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诗人通过对具体细节的描写,“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东湖之畔的春日风光、鱼群嬉戏、鸦雀争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在这些生动的景象中,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对自然生命的关爱等,使得诗歌情感真挚而动人。

2. 分段赏析

首联“忙里偷闲慰晚途,春来日日在东湖”,诗人以“忙里偷闲”四字,道出了自己虽处晚年,但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这份宁静便是每日游赏东湖所得。东湖之游,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寻,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晚年时光的珍惜。颔联“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通过两个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凭栏投饭,引来鱼群争食,一派生机勃勃;而挟弹惊鸦,则是为了保护幼小的雀雏,虽带有些许童趣,却也透露出诗人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与呵护。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又彰显了他内心的温柔与善良。颈联“俗态似看花烂熳,病身能斗竹清癯”,诗人以花喻人,将世俗之态比作烂漫之花,虽有繁华之表,却难掩其内在之空虚。而自己虽病身缠身,却能与清癯之竹相斗,这里的“斗”并非真的争斗,而是指诗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竹之清高、瘦劲相媲美,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清高自守的品格。尾联“一樽是处成幽赏,风月随人不用呼”,诗人以酒为伴,随处都能找到幽赏之乐。风月自然,随人而至,无需刻意呼唤,这份随性与自在,正是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书叹》

下一篇:宋·陆游《幽居述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