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头青项翅销金":蟋蟀头部如麻点斑驳,颈部青黑,翅膀如熔化的金子般闪亮,
"休白牙长六足明":身体洁白,牙齿修长,六只腿足鲜明有力。
"更有异常腰背阔":更与众不同的是,它的腰背格外宽阔,
"蜀川三段锦花名":在蜀川地区,它因这三段华美的花纹而得名“三段锦”。
南宋末期权相
贾似道(1213~1275),南宋大臣。字师宪,号秋壑、悦生、半闲老人,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制置使贾涉之子。嘉熙进士,因其姐为宋理宗赵昀宠妃得进用。淳祐九年,任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开庆元年,以右丞相领兵救鄂州,私向蒙古忽必烈乞和,答应称臣纳币,兵退后诈称大胜。此后专权多年,行“公田”“推排”诸法,民多破家。度宗时封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朝廷大政,都决于西湖葛岭私宅中。襄阳被元军围攻数年,竟隐匿军报。德祐元年元军东下,其被迫出兵,在鲁港大败,后被革职放逐,为监押使臣所杀。其所著《促织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
1. 分段赏析
“麻头青项翅销金”:开篇就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将蟋蟀的头部、颈项、翅膀三个部位的特征精准刻画。“麻头”写其头部斑驳的纹理,“青项”状其颈部青黑的色泽,“销金翅”则用比喻手法,把蟋蟀翅膀比作熔炼的黄金,既写出其金属般的光泽,又暗含珍贵之意。短短七字,形色兼备,展现出诗人细致的观察力。“体白牙长六足明”:承接上句继续描摹蟋蟀的体貌特征。以“体白”突出其通体洁白的底色,“牙长”强调其作为斗蟋的重要武器,“六足明”则写出其腿足健壮有力。诗人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进行描写,使读者仿佛亲眼见到这只品相上乘的蟋蟀。“更有异常腰背阔”:“更有”二字转折递进,引出这只蟋蟀最与众不同的特点。“腰背阔”不仅写出其体型健硕,更暗示其作为斗蟋的先天优势。在古代斗蟋蟀的习俗中,腰背宽阔的蟋蟀往往更具战斗力,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蟋蟀品鉴的专业眼光。“蜀川三段锦花名”:最后点明这只蟋蟀的产地和得名缘由。“蜀川”交代其出自四川地区,“三段锦”既是对其身上三段花纹的形象描述,又暗用蜀锦的典故,以名贵的蜀锦作比,突出这只蟋蟀的珍稀名贵。全诗以“花名”作结,既呼应诗题,又留下余韵。
上一篇: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下一篇:宋·陆游《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