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ò​
wǎn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yīng
xìn
qióng
huāng
āi
shì
guān
lái
tuó
lái
yàn
shī
téng
shù
guān
gǎo
zàng
páng
bēi
jiā
xiāng
zài
wàn
tiān
hún
gǎn
guī
zhuì
zhuì
yóu
zài
tiǎn
zhù
xià
shǐ
tōng
huáng
jīn
guī
huò
zhāo
zuò
piāo
líng
zhì
ruò
wèi
kān
shì
fǎn
dìng
shí
xiū
liáo
shān
hǎi
miǎn
cóng
shé
wéi
cāng
zhī
suì
wǎn
zhàng
jiāng
niǎo
shòu
míng
shēng
bēi
kōng
méng
hán
líng
cǎn
dàn
yīn
fēng
chuī
bìn
gōng
shēng
cāng
xiǎn
zhǐ
qián
guà
kōng
zhī
rén
shè
diàn
shuí
fàn
huáng
wǎn
zhě
kōng
yǒu
wǎn

译文

我获罪被流放到边荒之地,满怀着悲痛与这个世界辞别。官员来检录我剩余的物品,仵作来验我的尸体。用藤条捆扎树皮棺材,草草葬在路旁山坡。家乡远在万里之外,妻儿各自天涯漂泊。但我的游魂不敢归乡,因为害怕连累他们。以前我在宫中负责文书,太后和皇上都注意到我这号人物。忽然发生了大祸,我于是落魄到如今的程度。我势孤力弱,没办法承受这样的压迫,因此我也没办法说我的遗骨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回乡的路途是如此山海险阻,难道最后只能把我烧成灰了么真是太悲惨了,上天哪里知道我的苦楚呢。冬天来了,充满瘴疠之气的河流益发汹涌,这里的鸟兽鸣声也日益悲伤。烟雾之中降下了冷雨,在悲伤之中吹来了冷风。我的坟上将会长满苔藓无人清理,旁边的枯树上挂着几张纸钱。没有人会来祭奠我,自然也不会有人找和尚和道士来超渡我。不会有人替我唱挽歌,唯一纪念我的只有这片写着挽词的纸片。

逐句剖析

"婴衅徙穷荒":我获罪被流放到边荒之地,

# 穷荒:绝塞,边荒之地。,婴衅:获罪。

"茹哀与世辞":满怀着悲痛与这个世界辞别。

"官来录我橐":官员来检录我剩余的物品,

# 橐:行囊。

"吏来验我尸":仵作来验我的尸体。

"藤束木皮棺":用藤条捆扎树皮棺材,

"槁葬路傍陂":草草葬在路旁山坡。

# 槁葬:草草埋葬。

"家乡在万里":家乡远在万里之外,

"妻子天一涯":妻儿各自天涯漂泊。

"孤魂不敢归":但我的游魂不敢归乡,

"惴惴犹在兹":因为害怕连累他们。

# 惴惴:忧惧戒慎貌。

"昔忝柱下史":以前我在宫中负责文书,

"通籍黄金闺":太后和皇上都注意到我这号人物。

# 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

"奇祸一朝作":忽然发生了大祸,

"飘零至于斯":我于是落魄到如今的程度。

"弱孤未堪事":我势孤力弱,没办法承受这样的压迫,

# 弱孤:势孤力弱。

"返骨定何时":因此我也没办法说我的遗骨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

"修途缭山海":回乡的路途是如此山海险阻,

# 修途:路途遥远。

"岂免从阇维":难道最后只能把我烧成灰了么

# 阇维:梵语,指人死后火化。

"荼毒复荼毒":真是太悲惨了,

# 荼毒:悲痛。

"彼苍那得知":上天哪里知道我的苦楚呢。

# 彼苍:“彼苍者天”的简称,即苍天。

"岁晚瘴江急":冬天来了,充满瘴疠之气的河流益发汹涌,

# 晚:一作冕。

"鸟兽鸣声悲":这里的鸟兽鸣声也日益悲伤。

"空濛寒雨零":烟雾之中降下了冷雨,

# 濛:一作蒙。

"惨淡阴风吹":在悲伤之中吹来了冷风。

# 惨淡:暗淡;悲惨凄凉。

"殡宫生苍藓":我的坟上将会长满苔藓无人清理,

# 殡宫:指坟墓。

"纸钱挂空枝":旁边的枯树上挂着几张纸钱。

"无人设薄奠":没有人会来祭奠我,

"谁与饭黄缁":自然也不会有人找和尚和道士来超渡我。

# 黄缁:指道士和僧人。道士戴黄冠,僧人穿缁衣。

"亦无挽歌者":不会有人替我唱挽歌,

"空有挽歌辞":唯一纪念我的只有这片写着挽词的纸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作挽词》是宋代秦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生者自挽的独特形式,通过想象身后之事,将贬谪之苦与思乡之情交织呈现。诗中既具体描绘了死后无人收殓、草草下葬的凄凉场景,又穿插对往昔仕宦生涯的回忆,在现实与想象的强烈对比中,展现出诗人深陷绝望的心境。全诗以“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等白描手法,刻画死后遭遇的冷漠;用“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等句,道尽对亲人的牵挂;更以“孤魂不敢归”等想象,表达羁旅飘零的惶恐。语言质朴沉痛,情感真挚动人,将贬谪之苦与思乡之情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从诗中描写来看,能让气候温暖的雷州都显得寒冷的时节,应该是在岁末年初之际,因此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在元符二年(1099)冬至到元符三年(1100)初春这段时间,也就是宋徽宗即位前不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贬谪自挽诗。诗人以死后视角想象自己客死异乡的凄凉场景,从简陋葬仪写到孤魂徘徊,穿插对往昔仕宦的回忆,将贬谪文人的绝望与思乡之情写得真切沉痛。全诗以自挽的独特方式,道尽飘零之苦。

2. 写作手法

想象:“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运用奇特想象,以死后视角构想自己被贬客死的凄凉场景,将现实中的流徙之苦投射到虚构的身后境遇中。对比:“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与“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形成今昔对比,通过昔日显达与当下潦倒的强烈反差,突显贬谪之痛。细节描写:“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以验尸、清点遗物等具体细节,冷峻刻画死后无人问津的悲凉处境。虚实结合:“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将实写的贬谪处境与虚写的鬼魂徘徊相结合,虚实相生中深化了羁旅飘零的绝望感。

3. 分段赏析

“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开篇直陈贬谪之苦,“穷荒”二字点明处境之艰难,“茹哀”则道尽心中悲苦。诗人以决绝之语开篇,奠定全诗沉痛基调。“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以白描手法勾勒死后凄凉场景。官员清点遗物、小吏验尸的冰冷程序,暗示诗人连死后都不得安宁,读来令人心酸。“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具体描写身后事的简陋。“藤束”、“木皮”写棺材之粗劣,“藁葬”、“路傍”言安葬之草率,凸显客死异乡的悲凉。“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由身后事转写对家人的牵挂。“万里”与“天一涯”形成空间上的强烈对比,将生离死别之痛写得入木三分。“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进一步深化羁旅之悲。“不敢归”三字道尽贬谪者的恐惧,“惴惴”则活画出魂魄无依的惶惑状态。“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突然转入对往昔的回忆。昔日出入宫廷的显达与今日的落魄形成强烈反差,更显命运无常。“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道出人生巨变之突然。“一朝”与“至于斯”的对比,凸显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写对幼子的牵挂。“未堪事”写幼子之弱,“定何时”表归葬之难,父爱之情溢于言表。“修途缭山海,岂免从阇维”:写归乡之路的艰难。“缭山海”极言路途遥远,“阇维”暗示可能客死他乡,绝望之情更深一层。“荼毒复荼毒,彼苍那得知”:直抒胸臆的悲愤之语。连用两个“荼毒”,强调苦难之深重;“那得知”则是对天命的质问。“岁晚瘴江急,鸟兽鸣声悲”:以景衬情。“瘴江急”写环境险恶,“鸣声悲”则赋予鸟兽以人的情感,烘托诗人悲怆心境。“空濛寒雨零,惨淡阴风吹”:继续渲染悲凉氛围。“寒雨”与“阴风”交织,营造出凄冷压抑的意境,与诗人内心相呼应。“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想象死后坟茔的荒凉。“生苍藓”写无人祭扫,“挂空枝”状凄凉之景,暗示身后寂寞。“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进一步写身后凄凉。“薄奠”与“饭黄缁”的缺失,凸显诗人对死后无人祭奠的忧虑。“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结尾点题,余韵悠长。“空有”二字既写自挽之悲,又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令人唏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望海潮·四之四》

下一篇:宋·秦观《宁浦书事六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