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曾同潭上游":去年夏天曾一同到梅雨潭上游玩,
"荫松坐石濯清流":我们坐在松荫下的石头上,洗涤着清澈的潭水。
# 濯:清洗。
"论文声杂飞泉响":谈论文章的声音与飞溅的泉水声交织在一起,
"话道心齐邃谷幽":探讨道理时彼此的心意就像深邃的山谷一样幽静契合。
"盛暑忽思寻旧好":盛夏时节忽然思念起旧日的友人,
"烦襟顿觉似新秋":烦闷的心情顿时觉得如同到了清爽的新秋。
# 烦襟:胸怀愁闷。
"也知关决多余暇":我也知道你处理事务后有很多空闲时间,
"能更重为胜赏不":能否再次一同来这胜景游玩呢。
# 不:同“否”。
林石(1004—1101)宋温州瑞安人,字介夫。从管师常受《春秋》。父丧,庐墓三年。母一百十九岁卒,石年九十余,白首执丧,不逾礼节。时新学盛行,石独以《春秋》教授乡里,学者称塘奥先生。有《三游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去夏曾同潭上游,荫松坐石濯清流”,首联点明时间是去年夏天,地点为梅雨潭,诗人回忆与友人一同在梅雨潭游玩的情景。在松荫的遮蔽下,坐在石头上,将双脚浸入清澈的水流中,描绘出一幅惬意悠然的画面,为下文对美好回忆的展开做铺垫,表达出对过去游玩经历的怀念。颔联:“论文声杂飞泉响,话道心齐邃谷幽”,此联进一步描绘当时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梅雨潭边探讨文章、谈论道理,他们的声音与飞泉的响声交织在一起,而他们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山谷一样清幽。通过描写声音与心境,展现出过去游玩时不仅有自然美景相伴,还有精神上的交流与契合,深化了对过去美好经历的怀念之情。颈联:“盛暑忽思寻旧好,烦襟顿觉似新秋”,笔锋一转,回到当下的盛暑时节。诗人突然思念起过去在梅雨潭的美好时光,这种思念让原本烦闷的心情顿时觉得如同新秋般清爽。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梅雨潭在诗人心中的美好印象以及对其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出当下在盛暑中渴望摆脱烦闷的心情。尾联:“也知关决多余暇,能更重为胜赏不”,诗人在尾联直接询问友人,想必友人现在事务处理后会有闲暇时间,能否再次一起去梅雨潭重游,再次领略那里的美景。此句直抒胸臆,将对重游的期待之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使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
上一篇:宋·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下一篇:宋·吴潜《卜算子·苕霅水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