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宋作者:李覯浏览量:3
xiāng
cóng
huàn
nàn
shí
rén
néng
rén
shēng
quán
xià
hái
zhī
fǒu
mài
yǒu
ér
jīn
jià
zhuǎn

译文

在患难之时能生死与共,什么样的人能与古人相比。郦食其在黄泉之下是否知晓,如今出卖朋友的行为愈发常见,其价值反倒降低了。

逐句剖析

"一死相从患难时":在患难之时能生死与共,

"何人能与古人齐":什么样的人能与古人相比。

"郦生泉下还知否":郦食其在黄泉之下是否知晓,

"卖友而今价转低":如今出卖朋友的行为愈发常见,其价值反倒降低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儒行》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着对古人患难中坚守道义的推崇,以及对当下卖友求荣现象的批判。内容上,首句“一死相从患难时”赞颂古人在患难时坚守情谊不惜牺牲的高尚行为,次句“何人能与古人齐”则发出今人与古人难以相比的感慨;后两句“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以反问提及郦生,暗指如今卖友求荣的行为变得廉价。写作手法上,通过古今对比,突出了古人的义举和今人的不堪。分段来看,前两句先立古人之高义,后两句再破今人之薄情。这首诗语言简洁,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今昔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卖友求荣的不良风气,表现出诗人对古人道义的追慕和对现实的忧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批判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思想家、文学家

李觏(1009~1059),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泰伯,南城(今属江西)人。因创建盱江书院,世称盱江先生。皇祐元年,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人称“李直讲”。嘉祐三年,除通州海门县主簿、太学说书。嘉祐四年,权同管勾太学。李觏以文章知名,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其亦擅诗,力求意奇语新。代表作品有《忆钱塘江》《读长恨辞》《璧月》《秋晚悲怀》等。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一死相从患难时”,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古人在患难时刻不惜以生命坚守道义、情谊的高尚形象,赞颂之情溢于言表;次句“何人能与古人齐”以反问的形式,流露出诗人对当今之人难以企及古人高义的感慨与遗憾。后两句“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诗人借郦生之名,以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卖友而今价转低”直接批判当下卖友求荣现象频发且廉价,古今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古人道义的追慕,以及对现实社会不良风气的讽刺与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宝昙《和棋》

下一篇:宋·刘克庄《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听雨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