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娟娟":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
# 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夜寒江静山衔斗":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
# 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斗:北斗星座。
"起来搔首":我辗转难眠,心绪不宁,起来挠头,
"梅影横窗瘦":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
"好个霜天":如此寒冷的霜天,
"闲却传杯手":本是众人相聚推杯换盏的时候,可现在,这双手却闲下来了。
# 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酒。,闲却:空闲。
"君知否":你知道吗?
"乱鸦啼后":宦海中的“乱鸦”叫人痛恨,
# 乱鸦啼:明指鸟雀乱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归兴浓于酒":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 归兴:归家的兴致。
宋代文学家,“南渡三词人”之一
汪藻(1079~1154),宋代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宋徽宗时,与胡伸俱有文名,时有“江左二宝,胡伸汪藻”之称。崇宁进士,南宋时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汪藻曾执掌制诰,工四六文,其文深醇雅健,用事贴切,对仗工稳,《元祐太后告天下手书》一文,被尊为“宋代四六文第一”。其诗初学江西派,后学苏轼,诗歌具有现实感与时代感,清新疏朗,意气高旷。其词作清丽俊爽,蕴藉悠远。后人将汪藻与李邴、楼钥并称为“南渡三词人”。代表作品有《春日》《小重山》《点绛唇》等。著有《浮溪集》《后集》《靖康要录》。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全词以寒夜新月为背景,通过描绘孤寂清冷的月夜、疏梅横窗的影姿,抒发了词人厌弃世俗纷扰、向往归隐山林的深切情怀。
2. 写作手法
拟人:“夜寒江静山衔斗”将山拟人化,仿佛山峰衔住北斗星,赋予静态山峦动态的生命力。“梅影横窗瘦”以“瘦”字拟人,既写梅枝投影的纤细形态,又暗含词人清寂自怜的心境。虚实相生:实写夜寒、江静、梅影等实景,虚写“归兴”为抽象情感,却以“浓于酒”的具象表达,虚实交融,深化主题。
3. 分段赏析
上阕倾力刻画了一幅江寒、山静、梅瘦的霜天月夜画卷。开篇两句勾勒出幽远静谧的夜景。“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一弯新月如玉镰悬于中天,星月交辉间妆点出澄明夜色。远山默然矗立,层叠峰峦似将西沉的北斗含纳其中。江流在夜色中愈显无声,寒意更沁肌骨。"衔"字精妙传神,化静为动。以下笔触由户外星月江山转向室内“起来搔首”之人。“搔首”这一惯常动作,传神摹写出内心的波澜起伏。长夜难眠者必有郁结心事,凭轩而坐时但见清癯梅影斜映窗扉。“瘦”字凝练勾勒出梅枝的清癯风姿。此句“梅影横窗瘦”既点明残冬早春时令,又以“梅瘦”自况孤高襟怀与积郁愁绪,为后文归隐之思埋下伏笔。下阕以“好个霜天”收束前文写景,自然过渡至抒情脉络。“霜天”之妙恰在适于举杯畅饮的良辰。“梅影横窗瘦”本可作酒宴雅趣,然作者却“闲却传杯手”,远离官场应酬,兴致索然。此中缘由如悬念引人入胜,复以“君知否”加重诘问语气,终揭谜底“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归隐之志竟比醇酒更浓。“乱鸦啼”暗讽得势小人的聒噪喧哗,此句是全篇唯一着墨声响之处。这般聒噪在星沉月皎时分愈显刺耳,然作者以“搔首”、“闲却”应对,如梅影凌霜般缄默无言。此处“无声”与“有声”相映,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因“归兴浓于酒”彰显出超脱宦海沉浮的决意。这两句也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语言清丽流畅,意境自然天成,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含蓄地传递情感。多数评论者认为,作品并非单纯描绘自然景物,而是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折射出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复杂感受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整个作品借景抒情,写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发。
# 霜天无酒,落寞可知,写来却蕴藉。
清黄苏《蓼园词选》
# 彦章在翰苑,属致言者(为言官所劾),作此词。或问曰:“归兴浓于酒,何以在晓鸦啼后?”公曰:“无奈这一群畜生聒噪何!”南宋人编《草堂诗余》改“晓鸦”作“乱鸦”,“归梦”作“归兴”,朱彝尊《词综》据吴曾所记改回。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上一篇:宋·宋祁《散关》
下一篇:宋·陈刚中《阳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