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lóng
yín
·
·
zhòu
cháng
lián
chuí

朝代:宋作者:张榘浏览量:2
zhòu
cháng
lián
chuí
shí
shí
fēng
yáng
huā
guò
liáng
jiān
yàn
qín
suí
xiāng
pín
zhān
bèi
liú
yīng
fān
huā
yǐng
lán
hóng
kàn
cán
méi
fēi
jìn
zhī
tóu
wēi
rèn
qīng
qīng
xiē
ér
shuí
dào
dòng
mén
suǒ
cuì
tái
xiǎn
céng
hǎo
tiān
liáng
qīng
fēng
míng
yuè
zhèng
zhuó
xián
zhǎn
mán
jiān
qíng
diào
chàng
chéng
shuí
wèn
xiǎo
shān
tíng
xià
shān
chá
jīng
zǎo
lái
kāi
me

译文

白昼渐渐变长,窗帘和帷幕低低地垂挂着,风儿不时地吹送着杨花从帘幕前飘过。屋梁间的燕子,辛勤地用带着香气的小嘴一次次地沾取泥草,频繁地沾染上肮脏的泥污。苦恼地被那飞来飞去的黄莺,踢踏得斑驳的花影零乱翻转,一整栏沐浴在红色晨露中的景象。眼看着残留的梅花也都飘落殆尽,在光秃的枝头上仔细辨认,小小的、青涩的、略微长大了一点点。谁说我这隐士的门户没有锁。那青翠的苔藓、可曾被别人的足迹踩坏过。美好晴朗的白昼,清新温良的夜晚,清爽的风儿,皎洁的明月,正是正该拥有我这样的人。悠闲地展开蜀地产的精美信纸,抒发情怀写下曲词,可是又有谁来应和我呢。我试着问那拂晓时分山间小亭旁,那被雨水淋过的山茶花,是开放了吗。

逐句剖析

"昼长帘幕低垂":白昼渐渐变长,窗帘和帷幕低低地垂挂着,

"时时风度杨花过":风儿不时地吹送着杨花从帘幕前飘过。

"梁间燕子":屋梁间的燕子,

"芹随香觜":辛勤地用带着香气的小嘴一次次地沾取泥草,

"频沾泥污":频繁地沾染上肮脏的泥污。

"苦被流莺":苦恼地被那飞来飞去的黄莺,

"蹴翻花影":踢踏得斑驳的花影零乱翻转,

"一阑红露":一整栏沐浴在红色晨露中的景象。

# 阑:一作“栏”。

"看残梅飞尽":眼看着残留的梅花也都飘落殆尽,

"枝头微认":在光秃的枝头上仔细辨认,

"青青子、":小小的、青涩的、

"些儿大":略微长大了一点点。

"谁道洞门无锁":谁说我这隐士的门户没有锁。

"翠苔藓、":那青翠的苔藓、

"何曾踏破":可曾被别人的足迹踩坏过。

"好天良夜":美好晴朗的白昼,清新温良的夜晚,

"清风明月":清爽的风儿,皎洁的明月,

"正须著我":正是正该拥有我这样的人。

"闲展蛮笺":悠闲地展开蜀地产的精美信纸,

"寄情词调":抒发情怀写下曲词,

"唱成谁和":可是又有谁来应和我呢。

"问晓山亭下":我试着问那拂晓时分山间小亭旁,

"山茶经雨":那被雨水淋过的山茶花,

"早来开么":是开放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龙吟(其二)》是由张榘所作的一首宋代词作。全词生动描绘了春日(暮春到初夏过渡)的闲静生活与闲适心境。上阕细腻刻画午长人静时的春末景致:帘幕低垂,杨花飘过;燕子衔芹,频沾泥土;流莺惊花,带落晨露;青梅初结,微挂枝头,展现了暮春时节动态的细节与盎然生机。下阕转写主人悠闲自适的情怀:门庭冷落,苔痕自生;享受清风明月良辰美景,以诗词自娱,含蓄透出期盼知音而不可得的微憾;结尾以询问雨后山茶是否早开收束,将词人静观万物、悠然自问的闲情逸趣轻轻点出。全词语言自然清新,意象组合生动灵动,善用动词活化场景,写景言情自然交融,寓闲情逸致于日常景物的细微观察之中,格调清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张榘(?~?),宋代词人。字方叔,号芸窗,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端平元年,为江南制置使观察推官。淳祐五年,为句容令。宝祐中,为江东制置使参议、机宜文字。有《芸窗词稿》1卷。词存五十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暮春景物起笔,营造静谧慵懒的氛围。“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点明时节特征,杨花随风穿帘,暗示春意阑珊。“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梁间燕子衔泥筑巢,“芹随香觜”细腻刻画衔草细节,“频沾泥污”暗喻劳碌。“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流莺掠过花丛,“蹴翻花影”以动态打破静谧,“一阑红露”写露珠摇落的晶莹瞬间。“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聚焦枝头变化:梅子初结于残花落尽后,“青青子、些儿大”将青梅微小的形态与时节更替巧妙融合,流露对生命成长的细腻观察。下片笔锋转至闲居之趣。“谁道洞门无锁。翠苔藓、何曾踏破。”以反问引出超然心境,翠苔未破暗示门庭清幽无人扰。“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着我。”三句直抒胸臆:清风明月本属天然,词人却以“正须着我”宣告自我与自然的相契,彰显隐逸之乐。“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欲寄情词曲却叹“唱成谁和”,暗藏知音难觅的孤寂。结尾宕开一笔,“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以问句遥想雨后山茶:“晓山亭下”指向远方景致,“早来开么”借山茶萌发寄托对生机与美好的期待,化情思为景语,余韵悠然。全词语言清丽婉转,上下片形成工巧对照:上片铺陈暮春物候,隐露时光流逝之叹;下片抒写闲居自适,却在孤寂中透出豁达。结句以山茶喻希望,于含蓄蕴藉间升华意境,尽显宋词以景结情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人谓张榘芸窗词饶贫气,今观其全集如“小楼燕子话春寒”,又“在黄花羞涩处”,又“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栏红露”,俱不减少游丰韵。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蒋堂《棹歌》

下一篇:宋·孔武仲《峰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