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西

朝代:宋作者:陈起浏览量:2
què
cháo
yóu
guà
sān
gēng
yuè
bǎn
jīng
huí
piàn
ōu
yín
shī
chéng
xiě
zhàn
chūn
shuǐ
huà
chuán
tóu

译文

三更时分,弯弯的月亮依然悬挂在鹊巢的上方,渔人敲击渔板的声音,惊起了一群原本栖息着的鸥鸟。我吟诵出了一首诗作,可身边却没有笔墨来书写记录,那就蘸取这西湖的春水,把诗句画在船头之上吧。

逐句剖析

"鹊巢犹挂三更月":三更时分,弯弯的月亮依然悬挂在鹊巢的上方,

"渔板惊回一片鸥":渔人敲击渔板的声音,惊起了一群原本栖息着的鸥鸟。

"吟得诗成无笔写":我吟诵出了一首诗作,可身边却没有笔墨来书写记录,

"蘸他春水画船头":那就蘸取这西湖的春水,把诗句画在船头之上吧。

# 蘸他春水画船头:宋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过西湖》是宋代诗人陈起创作的诗作。此诗开篇描绘西湖深夜之景,三更残月仍挂鹊巢,渔板声响惊起群鸥,以动静结合之法勾勒出西湖夜的静谧与生机;后两句写诗人诗兴大发却无笔书写,遂蘸春水在船头作画,尽显随性洒脱。全诗以自然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西湖独特的夜景之美,体现出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与悠然闲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刻书家,诗人

陈起(?~1255),南宋诗人。字宗之,号芸居,一号陈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朝乡贡第一,时称陈解元。后居杭城钱塘棚北大街睦亲坊,开书肆,所刊图书乃坊刻精品,为世珍重,世称书棚本。他集中刊印中晚唐诗人小集,推动了南宋中后期晚唐诗风的流行。他的诗多写景感怀、诗友酬答之篇,兼有陶韦之平淡与郊岛之苦吟,也有清新空灵之作,颇得晚唐诗法。刊《江湖集》《中兴群公吟稿》等诗集。著有《芸居乙稿》《芸居遗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开篇点明时间为三更,此乃深夜时分,万籁俱寂。“鹊巢犹挂三更月”描绘出一幅清幽之景,弦月高悬,好似挂在鹊巢之上,以静景营造出静谧、深邃的氛围,让读者仿若置身于这宁静的西湖夜色之中。而“渔板惊回一片鸥”则打破了这份宁静,渔板突然作响,惊起一片鸥鸟。“惊回”生动展现鸥鸟原本安睡,被这突兀声音惊扰后慌乱飞起的模样,以动衬静,使画面充满动感与生机,也让西湖夜景变得鲜活起来,同时,渔板声暗示着西湖边有渔人夜间劳作,为画面增添生活气息。​后两句“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前两句所描绘的西湖独特夜景触发了诗人的诗兴,使其灵感迸发吟成诗篇。然而,此时诗人却面临无笔书写的状况,这一情节转折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但诗人并未因此扫兴,而是急中生智、别出心裁,“蘸他春水画船头”,以指代笔、以水为墨、以船板当纸,将诗作“画”在船头。这一行为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尽显诗人随性洒脱的性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其享受的是创作当下的心境与过程,并非执着于留下实际书写痕迹。这种举动将诗人与西湖自然紧密相连,深化诗歌意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沉醉于西湖美景的心境,充满浓郁诗意与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下一篇:宋·杨韶父《如梦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