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uì
xiān
·
·
liǎn
xiá
hóng
yìn
zhěn

朝代:宋作者:陆淞浏览量:3
liǎn
xiá
hóng
yìn
zhěn
shuì
jiào
lái
guān
ér
hái
shì
zhěng
píng
jiān
shè
méi
lěng
dàn
méi
fēng
cuì
lèi
zhū
tán
fěn
táng
shēn
zhòu
yǒng
yàn
jiāo
fēi
fēng
lián
jǐng
hèn
rén
shuō
xiāng
jìn
dài
wéi
kuān
jìn
chóng
xǐng
cán
dēng
zhū
huǎng
dàn
yuè
shā
chuāng
shí
fēng
jǐng
yáng
tái
jiǒng
yún
mèng
biàn
便
zhǔn
dài
guī
lái
xiān
zhǐ
huā
shāo
jiào
kàn
què
xīn
wèn
wèn
yīn
xún
guò
liǎo
qīng
chūn
zěn
shēng
wěn

译文

红霞般的脸蛋印着枕痕,一觉刚刚醒来、衣冠零乱也懒得去整。彩屏内水墨丹青透着冷意,但见丽人紧锁眉头,盈盈泪珠打湿脸上脂粉。白昼漫长庭院深深,燕儿双飞嬉戏、在风帘露井。可恨身边没有一个人,能陪她诉说相思深情,近来衣带宽松得叫人惊心。一再地回想当年的幽会,残灯映照朱红帷慢,淡淡月光从纱窗透进,那时情景多么缠绵迷人。如今,通向他的路那么遥远。纵然想在梦中欢会,也一样没有定准。等到他归来时,要先让他去看败落的花枝,再把心中期盼之情细细盘问。问他为何轻易、怠惰耽误了青春,怎么会那样忍心。

逐句剖析

"脸霞红印枕":红霞般的脸蛋印着枕痕,

# 脸霞:面上的红润光泽。温庭筠《南歌子》:“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睡觉来、":一觉刚刚醒来、

# 觉:醒来。

"冠儿还是不整":衣冠零乱也懒得去整。

"屏间麝煤冷":彩屏内水墨丹青透着冷意,

# 麝煤:制墨的原料,后又以为墨的别称。词里指水墨画。

"但眉峰压翠":但见丽人紧锁眉头,

# 压翠:指双眉紧皱,如同挤压在一起的青翠远山。

"泪珠弹粉":盈盈泪珠打湿脸上脂粉。

"堂深昼永":白昼漫长庭院深深,

# 昼永:白日漫长。

"燕交飞、":燕儿双飞嬉戏、

# 交飞:交翅并飞。

"风帘露井":在风帘露井。

# 露井:没有盖的井。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王昌龄《春宫曲》中有“昨夜风开露井桃。”

"恨无人":可恨身边没有一个人,

"与说相思":能陪她诉说相思深情,

# 与说:一作说与。

"近日带围宽尽":近来衣带宽松得叫人惊心。

# 带围宽尽:指形体日渐消瘦。

"重省":一再地回想当年的幽会,

"残灯朱幌":残灯映照朱红帷慢,

# 朱幌:床上的红色帷幔。

"淡月纱窗":淡淡月光从纱窗透进,

"那时风景":那时情景多么缠绵迷人。

# 风景:情景。

"阳台路迥":如今,通向他的路那么遥远。

# 迥:遥远。,阳台:隐指男女欢会之地。用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梦会神女故事。

"云雨梦":纵然想在梦中欢会,

# 云雨梦:本指神女与楚王欢会之梦,引指男女欢会。

"便无准":也一样没有定准。

"待归来":等到他归来时,

"先指花梢教看":要先让他去看败落的花枝,

"却把心期细问":再把心中期盼之情细细盘问。

# 心期:内心期愿。,却把:一作“欲把”。

"问因循、":问他为何轻易、

# 因循:轻易、随便。王舅《倦寻芳》:“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用同义。

"过了青春":怠惰耽误了青春,

"怎生意稳":怎么会那样忍心。

# 意稳:心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是南宋陆淞所作的一首离别词。上阕从女子晨起写起,通过枕上红痕、未整的冠儿等细节,展现其慵懒情态;继而描写屏风墨画、堂前飞燕等眼前景物,衬托其孤寂心境。下阕转入回忆与想象,先写残灯淡月下的旧日情景,再写梦中相会的虚幻期盼,最后设想重逢时的质问场景。全词以细腻笔触,将女子从晨起梳妆到追忆往昔,从梦中相会到设想重逢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陆淞,[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人,陆佃之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南宋文人陈鹄《耆旧续闻》记载,这首《瑞鹤仙·脸霞红印枕》的创作背景颇为风雅:南渡之初,南班宗室子弟聚居会稽,其园林之胜冠绝浙东,常聚文人雅士宴饮酬唱。陆淞(字子逸)曾参与其中。席间有位士人侍姬名盼盼,才貌双绝,深得陆淞青睐。某日宴饮时,盼盼因小憩未及侍酒,陆淞问及,士人遂唤其前来,但见其脸颊犹带枕痕。陆淞即兴创作此词,“脸霞红印枕”之句由此而来,当时广为传诵。后盼盼终归陆淞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词。通过描写女子睡醒时鬓发散乱、泪痕未干的慵懒情态,以及空堂燕飞、无人诉说的孤寂场景,细腻刻画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2. 写作手法

用典:“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巧用“巫山云雨”典故,原指楚襄王梦中与神女相会之事,此处借指女子与情人的欢会已成虚幻,表达其现实相聚无期的哀怨。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燕交飞、风帘露井”以双燕欢飞、风帘轻动的春日乐景,反衬女子“恨无人,与说相思”的孤寂,愈显其形单影只之悲。夸张:“近日带围宽尽”极言女子因相思消瘦,衣带渐宽至极限,以夸张手法强化其缠绵悱恻之情。心理描写:“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通过女子设想重逢后质问情郎的内心独白,展现其爱怨交织的复杂心理。细节描写:“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聚焦睡醒时脸颊枕痕、发冠歪斜的慵懒情态,以生活细节传神刻画闺中女子的娇媚与愁绪。

3. 分段赏析

上阕“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这几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情态。她睡眼惺忪,发髻松散,头上的饰物也歪斜不正,白皙的脸庞上还留着几道浅浅的枕痕。这样的描写让人联想到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到的“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将这位女子的慵懒姿态与历史上有名的美人相映衬。特别是“脸霞红印枕”这一句,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动人的瞬间,显得格外新颖有趣。“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这里化用了唐代诗人韩偓《横塘》中“蜀纸麝煤添笔媚”的意境。女子抬头望见屏风上那幅用香墨绘就的画作,不由得紧蹙双眉,晶莹的泪珠顺着施了脂粉的脸颊滚落。这三句通过对外物的感触,生动展现了女子内心难以排遣的愁绪,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泪痕,画面凄美动人。“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寂之感。空旷的厅堂显得格外幽深,漫长的白昼令人难熬。她独自坐着,看檐下的燕子成双成对地掠过帘幕,在井台边嬉戏,这样的景象更衬托出她的形单影只。满腹的相思之情无处倾诉,只能任由愁绪蔓延。渐渐地,她的身形日益消瘦,腰间的衣带也显得越来越宽松。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女子日渐憔悴的模样。从前的她想必是体态丰盈、容光焕发,如今却因思念而形销骨立,这样的对比更突显出她内心的苦楚,令人不禁为之叹息。下阕“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女子的思绪渐渐飘回从前,那些与心上人共度的夜晚浮现在眼前。朱红色的帷帐里,灯火将熄未熄,朦胧的月光透过薄纱窗棂,为室内镀上一层柔和的清辉。这般景致,正是当年两情缱绻时的写照。“残”与“淡”二字用得极妙,既描绘出夜色的朦胧,又暗含着一丝物是人非的惆怅,让眼前的景致都染上了离愁的意味。一个“省”字,将女子的万千思绪都收束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这里借用了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女子与爱人如今相隔遥远,相见无期。她多么盼望能在梦中与心上人相会,就像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一般,可梦境终究虚幻难凭,醒来后依旧是形单影只。这三句由回忆转入遐想,将女子缠绵悱恻的思念写得婉转动人。“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女子在心中暗暗盘算,等到爱人归来时,一定要先让他看看枝头的花朵,提醒他青春易逝,好景难长。然后再细细询问他,为何迟迟不归,让彼此的大好年华在等待中虚度。这几句将女子又爱又怨的心思刻画得淋漓尽致,既有小儿女般的娇嗔,又暗含深切的期盼,读来令人心生怜惜。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层层递进地描摹了一位闺中女子由眼前景物触动愁思,继而追忆往昔甜蜜,再到期盼梦中相会,最终设想重逢情景的完整心路历程,情感真挚动人。全篇文辞优美,结构分明,堪称抒写闺怨之情的上乘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待归来”下,迷离婉妮,几在秦、周之上。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 委宛深厚,不忍随口念过。汉、魏遗意。

清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四

# 能如此作情词,亦复何伤。

清先著《词洁辑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其六十六)》

下一篇:宋·无名氏《选冠子·庾岭烟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