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竹娟娟数十茎":有几十根生长得茂盛又繁密的竹子,
# 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旱天萧洒有高情":在干旱之年,仍然生长得潇洒有生机。
"风吹已送烦心醒":风吹过时,竹子飒飒作响,心中的烦心事也随之消散,
"雨洗还供远眼清":一场雨将竹子濯洗得干净,放眼望去,心情清朗。
# 远眼:放眼望去。
"新笋巧穿苔石去":新长出的竹笋顶起长满苔藓的石头,盎然生长,
"碎阴微破粉墙生":竹子斑驳的影子投在粉墙之上,摇摇曳生姿。
"应须万物冰霜后":应该要等到万物历经霜雪之后,
# 须:待。
"来看琅玕色转明":再来看这几株翠竹,它们会更加晴明动人。
# 琅玕:形容竹之青翠。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南轩中竹子在干旱环境下仍自由自在生长的景象,营造出清幽高洁的氛围,体现了竹子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所象征的高尚情操的赞美,以及向往自由自在、高洁纯净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人们在逆境中应保持坚强乐观的态度。
2. 分段赏析
首联:“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开篇点题,描绘出南轩边数十株竹子姿态柔美,在旱天里依然潇洒,仿佛有着高尚的情怀,定下对竹子赞美的基调。颔联:“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从人的感受出发,写风吹竹子的声音能驱散烦闷,让人清醒;雨洗后的竹子清新宜人,可供人远望,展现竹子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之感。颈联:“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细腻刻画新笋巧妙地穿过青苔和石头生长,竹影细碎地映在粉墙上,一“巧”一“微”,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生长的动态美和竹影的静态美。尾联:“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以议论作结,指出要在万物历经冰霜后,再来观赏竹子,那时竹子的色泽会更加明亮,进一步突出竹子经霜弥坚的品质。
3. 作品点评
《南轩竹》以自然景物竹子为主题,借竹传情。一方面,描绘竹子展现出崇高情操,以及诗人对自由自在、高洁纯净心境的向往;另一方面,刻画竹子在恶劣条件下顽强生长,暗示人们在逆境中应保持坚强乐观。该诗词兼具情感表达与启示意义,能给予读者美的享受与思考。
上一篇:宋·曾巩《泝河》
下一篇:宋·曾巩《升山灵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