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日出静无风":园林里日出时分静谧没有风,
"雾凇花开树树同":雾凇好似花开满树都一样。
"记得集贤深殿里":记得在集贤殿的深处,
"舞人齐插玉珑璁":舞女们头上都插着玉饰。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首句:“园林日出静无风这句诗作为开篇,简洁而富有意境。园林,作为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情感。日出时分,阳光初照,万物复苏,而园林在这一刻更显宁静祥和。“静无风”三字,更是将这份宁静推向极致,无风的园林如同一个静谧的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稳定。这种宁静的背景,为接下来的雾凇描绘提供了完美的舞台,也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次句:“雾凇花开树树同”这句诗是对雾凇美景的生动描绘。雾凇,作为寒冷天气下的一种自然奇观,以其晶莹剔透、如梦似幻的形态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诗人用“花开”一词来形容雾凇的绽放,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在诗人的笔下,雾凇仿佛成了会开花的树,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晶,形成了一片片如梦似幻的美景。而“树树同”则强调了雾凇的普遍性,使得整个园林仿佛被一层晶莹剔透的冰晶所覆盖,更加增添了诗意的氛围。三句:“记得集贤深殿里”这句诗从眼前的雾凇美景转向了对往昔的回忆。集贤深殿,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一处宫殿,也可能象征着诗人曾经生活过的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诗人通过“记得”二字,将自己带入了回忆之中,开始追溯那些逝去的时光。这种从眼前之景到往昔回忆的转换,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情感的层次。四、末句:“舞人齐插玉珑璁”这句诗是对往昔盛景的具体描绘。舞人,指的是宫廷中的舞女或乐人;玉珑璁,则是一种精美的首饰或乐器。在诗人的回忆中,那些舞女们戴着精美的首饰,身着华服,在宫殿中翩翩起舞,场面热闹非凡。这种对往昔盛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也通过对比眼前的雾凇美景,更加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同时,“玉珑璁”的精美与雾凇的晶莹剔透相呼应,形成了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