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柳曲闲踪迹":在桃溪柳曲间曾留下闲适的踪迹,
"俱曾是、大堤客":我们都曾是大堤上的常客,
# 大堤:乐府曲名。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在春天里,我解开春衣、到城南的陌上赊酒畅饮。
# 南陌:南面的道路。
"频醉卧、胡姬侧":常常醉倒在胡姬身旁。
"鬓点吴霜嗟早白":如今我的鬓发已经斑白,如同被吴地的霜雪染过一般,
# 吴霜:比喻白发。
"更谁念、玉溪消息":还有谁会记得那玉溪边的消息。
# 玉溪消息:李商隐号玉溪生。
"他日水云身":将来我要做个自由自在的闲云野鹤之人,
# 水云身:佛教浯指行脚僧。因其身如行云流水,居无定处.故称亦泛指来去自由、无所羁绊之身。
"相望处":到那时相互遥望,
"无南北":不再分南北。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主要回忆往昔的游乐生活。开篇以“桃蹊柳曲”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景色宜人的环境,接着通过“俱曾是、大堤客”指出词人与友人(或泛指过往的自己)都曾是繁华大堤上的常客。再进一步描述词人在春日里解开春衣、赊酒畅饮、醉卧胡姬侧的场景,展现了其过去生活的放荡不羁。下片:主要感慨当前的境遇。词人发现鬓发已斑白,不禁哀叹年华老去。同时,通过“更谁念、玉溪消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或特定人物的怀念,以及被遗忘的孤独感。结尾处,词人表达了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过上一种超脱世俗、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的生活。
上一篇:宋·周邦彦《浣沙溪·黄钟·第三》
下一篇:宋·周邦彦《浣溪沙·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