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cuì
bǎo
cēn
zhú
jìng
chéng

朝代:宋作者:周邦彦浏览量:2
cuì
bǎo
cēn
zhú
jìng
chéng
xīn
tiào
lèi
zhū
qīng
lán
xié
zhuǎn
xiǎo
chí
tíng
fēng
yuē
lián
guī
yàn
shuǐ
yáo
shàn
yǐng
jīng
liǔ
shāo
cán
nòng
wēi
qíng

译文

翠绿的枝叶长短不齐地分布在竹林间的小径旁,新长出的荷叶被雨滴击打,水珠如同泪珠般倾洒。曲折的栏杆缓缓转向小池边的亭子。微风轻拂,好像在约束着帘衣,归巢的燕子急切地飞过,水波摇动扇子的影子,惊扰了游鱼。柳树梢头的夕阳在微弱的晴光中闪烁。

逐句剖析

"翠葆参差竹径成":翠绿的枝叶长短不齐地分布在竹林间的小径旁,

# 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

"新荷跳雨泪珠倾":新长出的荷叶被雨滴击打,水珠如同泪珠般倾洒。

# 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成。

"曲阑斜转小池亭":曲折的栏杆缓缓转向小池边的亭子。

"风约帘衣归燕急":微风轻拂,好像在约束着帘衣,归巢的燕子急切地飞过,

"水摇扇影戏鱼惊":水波摇动扇子的影子,惊扰了游鱼。

"柳梢残日弄微晴":柳树梢头的夕阳在微弱的晴光中闪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为宋代词人周邦彦的经典词作。全词围绕夏日骤雨初晴之景展开,词人以细腻笔触精妙描摹,尽显体物入微之功力。新竹繁茂,于小径两侧错落生长;骤雨敲打荷叶,水珠晶莹跳跃;雨过天晴,柳梢在风中摇曳生姿,这些意象的选取与刻画新颖独到。随着视角流转,曲曲折折的栏杆、随风轻扬的帘幕、水中晃动的扇影,将人与景巧妙交融,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意境。全词清新柔美,意趣盎然,在委婉含蓄中尽显夏日独特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属于写景题材。描绘了夏日骤雨初晴的景致,对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匠心独运。新生竹林郁郁葱葱,雨珠在荷叶上跳跃滚动,柳梢在晴空中摇曳生姿,种种意象新颖独特,充满灵动之美。而曲曲折折的栏杆蜿蜒流转,清风轻拂帘幕,水面倒映着摇扇人影,将人与景完美交融,营造出妙趣横生的意境。全词风格清新明丽,笔触细腻柔美,在委婉含蓄中尽显夏日风情。

2. 写作手法

以动衬静:作者采用以动写静的方法,使荷叶的形象愈发可爱。“新荷跳雨”,极写雨中荷塘的动人景面。词人以“跳”描绘雨点不停地洒落在清新碧绿的荷叶上而又不断地被溅起的景象,生动逼真,妙趣横生。“泪珠倾”表现雨水在荷叶上不断汇成一颗颗圆形的大水珠并随着荷叶的倾动连续滚落水中的情形,以泪珠比水珠,以泪水的流淌形容雨水的滚落,赋荷叶以情感,衬扦了荷叶的轻柔绵丽,可谓巧思妙喻。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词人以细腻笔触描绘远景,郊野间树木枝叶繁茂,如翠绿伞盖高低错落;竹林深处,一条蜿蜒小径若隐若现,简洁勾勒出夏日郊野的静谧景致。笔锋一转,画面聚焦雨中荷塘,词人运用以动衬静之法,赋予荷叶鲜活生命力。“新荷跳雨”四字,生动展现雨点落于荷叶又迸溅而起的灵动画面,而“泪珠倾”则将汇聚的水珠比作滚落的泪珠,既细腻刻画水珠滚落的动态,又赋予荷叶拟人化的情感,巧妙烘托出荷叶的柔美娇俏。继而,词人将目光投向池边景致。“曲栏”“池亭”的描写别具匠心,“曲”字描摹栏杆曲折之态,“斜转”则以独特视角勾勒其绕亭延展之势,化静为动;“小池亭”既点明词人所处位置,又巧妙呼应上文荷塘之景,同时为下片“水摇扇影”埋下伏笔,成为整幅画面的视觉中心。下片开篇,词人描绘归燕急于回巢却因风动帘幕而徘徊不定的情景,一个“急”字,将燕子的焦灼与慌乱刻画得惟妙惟肖,含蓄展现其在亭前盘旋的动态。随后,笔触转向池中游鱼,雨后初晴,微风拂过,水中扇影随波晃动,惊散了悠然嬉戏的鱼儿,“惊”字精准捕捉到游鱼瞬间的应激反应。结拍处,词人将视野再度拓展,描绘雨后夕阳下的柳梢。“柳梢”低垂于地面,“残阳”高悬于天际,“微晴”点明天气状态,一个“弄”字堪称神来之笔,不仅赋予柳树灵动姿态,使其宛如在风中尽情舒展婀娜身姿,更将天地间不同层次的景物巧妙融合,营造出和谐优美的意境。此句与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尽显婉约词风的含蓄雅致。以“微晴”收尾,既点明初晴之景,又呼应上片雨景,使全词结构浑然一体,余韵悠长,营造出朦胧迷离而又空灵悠远的艺术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宋代强焕在《片玉词・序》中盛赞美成词作“模写物态,曲尽其妙”,这首《浣溪沙》便是其绝佳例证。词人以别出心裁的构思、精妙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图景,将夏日风物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清幽雅致、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尽显词章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邦彦《浪涛沙》

下一篇:宋·周邦彦《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