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罢风来玉宇凉":洗浴过后,凉风袭来,天空清凉,
"山蝉吟咏送斜阳":山中的蝉鸣叫着送别夕阳。
"长缫独茧来还去":像长长的蚕丝结成的独茧那样来来去去,
"九折升车短更长":如曲折的车行之路,短与长相互交替。
"窈眇笙箫云汉冷":悠扬的笙箫般的声音在清冷的天空中回荡,
"凄清风露月华香":清凉的风露中,月光带着香气。
"看君定是神仙侣":看你定然是神仙一样的伴侣,
"且择高枝深处藏":姑且选择高高的树枝深处隐藏起来。
张九成,(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介绍了山中蝉的活动情景,描绘了浴后凉风袭来、山蝉在夕阳下鸣叫、风露与月光交织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山蝉的欣赏,营造出清幽超然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超然闲适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意象运用:“长缫独茧来还去”,以“长缫独茧”的意象暗示生命的循环往复;“九折升车短更长”,通过该意象呼应诗歌韵律的节奏变化。
3. 分段赏析
“浴罢风来玉宇凉,山蝉吟咏送斜阳”:“浴罢”二字让人联想到刚经历过水的浸润,或许是山间的清泉洗去了暑气,带着湿意的凉风随后拂来,“玉宇”写出天空的澄澈高远,凉意便从这广阔的天际漫延开来。山蝉的“吟咏”不像夏日午后那般聒噪,反倒带着几分舒缓,像是在伴着缓缓下沉的斜阳低声道别。夕阳的余晖给山林镀上一层暖黄,蝉鸣在清凉的空气中扩散,动静之间,傍晚的宁静与生机交融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山间傍晚特有的惬意。“长缫独茧来还去,九折升车短更长”:“长缫独茧”像是看到蚕儿吐出的丝在空气中牵成细线,一端连着过去,一端系着未来,蝉的幼虫在土里蛰伏,成虫在树上鸣叫,这种“来还去”的往复,藏着生命轮回的影子。“九折升车”让人想起山间曲折的小路,马车在转弯处起伏,前行的距离时短时长,就像诗句的节奏,在长短交替中透着起伏的张力。蝉的生命在季节里有长有短,鸣叫的声息有高有低,这两句用具体的景象,把抽象的生命节奏和诗歌韵律揉在了一起。“窈眇笙箫云汉冷,凄清风露月华香”:“窈眇笙箫”形容蝉鸣的声音,细微得像远处传来的笙箫声,若有若无却又带着旋律,飘在“云汉”,那高远的天空里,更显清冷静谧。夜色渐深,风带着露水的凉意掠过皮肤,抬头可见“月华”如流水般洒下,不仅照亮了眼前的草木,还仿佛带着淡淡的香气,这香气或许是山间花草在月光下散发的,又或许是清露浸润后的清新。听觉里的蝉鸣、视觉中的月光、触觉上的清凉、嗅觉里的微香,交织成一幅立体的夜景,让人沉浸在清幽的氛围里。“看君定是神仙侣,且择高枝深处藏”:“君”指山蝉,称其为“神仙侣”,是因为它摆脱了尘世的喧嚣,在清风明月中自在鸣叫,活得那般超然。蝉向来喜欢栖息在高枝上,“择高枝深处藏既符合它的习性,又像是一种智慧,避开热闹,在安静的角落守护自己的一方天地。这藏起来的不仅是蝉的身影,更是一种不与世俗纠缠的心境,作者看着这样的山蝉,或许也生出了对这种高洁、自在生活的向往,让全诗的意境从对自然的描摹,悄悄转向了对生命态度的思考。
上一篇:宋·文天祥《安庆府》
下一篇:宋·华岳《河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