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梅尧臣浏览量:2
guī
duǎn
tǐng
ruò
fēi
yún
shuǐ
dòng
yuè
yóu
bái
ráo
yīn
rén
wén
huí
shēn
míng
zhú
juàn
zhì
xiāo
fēn
wéi
láo
láo
fēi
ěr
qún

译文

夜晚捕鱼归来,行船速度很快,小小的船儿像飞起来的云一样。水面晃动,月光依旧洁白明亮,划桨的声音却没人听见。转身回到明亮的烛火下,手抚书卷一直到夜半时分。我把这样的生活当作满足,那些劳碌奔波的事不属于我这类人。

逐句剖析

"夜渔归自速":夜晚捕鱼归来,行船速度很快,

"短艇若飞云":小小的船儿像飞起来的云一样。

"水动月犹白":水面晃动,月光依旧洁白明亮,

"挐音人不闻":划桨的声音却没人听见。

"回身明烛底":转身回到明亮的烛火下,

"抚卷至宵分":手抚书卷一直到夜半时分。

"我以此为足":我把这样的生活当作满足,

"劳劳非尔群":那些劳碌奔波的事不属于我这类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渔》是北宋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乡村夜渔为题材,前四句描绘渔人驾艇速归、月夜水面等场景,后四句转向自身灯下读书的情景。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将渔者劳作与自身生活结合,既展现了劳动场景的生动,又抒发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与喜爱,体现出不慕纷扰、安于自足的心境,风格平实蕴藉,富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坛重要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以叔父门荫入仕,历任州县属官。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又与苏舜钦并称“苏梅”。他的诗歌注重政治内容,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代表作品有《鲁山山行》《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著有《宛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夜渔归自速,短艇若飞云”,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夜渔归来的场景。“归自速”写出渔人捕鱼后急切归家的心情,“短艇若飞云”运用比喻,将轻快的小艇比作飞云,既展现了行船之快,也暗含着渔人劳作后的轻松,画面鲜活而富有动感。颔联“水动月犹白,挐音人不闻”,转向对夜景的刻画。水面微动,月光依旧皎洁明亮,“月犹白”既写月色,又衬出夜的静谧;“挐音人不闻”则以“不闻”突出环境的清幽,隐约的船桨声被夜色吞没,更显夜晚的宁静,动静相衬,营造出清幽的氛围。颈联“回身明烛底,抚卷至宵分”,场景从户外转向室内。诗人转身回到烛光之下,手抚书卷直至深夜,这一细节勾勒出诗人安于读书的生活状态,与前文的渔舟夜景形成呼应,展现出两种不同的生活画面,却同样透着平和。尾联“我以此为足,劳劳非尔群”,直抒胸臆。诗人表明自己对这样的生活(夜渔的宁静与灯下读书的闲适)已然满足,不愿卷入世间的劳碌纷争。这里既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喜爱,也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项安世《牡丹初开》

下一篇:宋·欧阳修《舟中望京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