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g
gān
zhōu
·
·
zhāi
qīng
méi
jiàn
jiǔ

朝代:宋作者:汤恢浏览量:3
zhāi
qīng
méi
jiàn
jiǔ
shèn
cán
hán
yóu
qiè
zhù
luó
zhèng
liǔ
huā
shòu
绿
yún
rǎn
rǎn
hóng
xuě
fēi
fēi
qín
zhēng
yuē
shuí
pǐn
chūn
huí
shǒu
fán
huá
mèng
liú
shuǐ
xié
huī
yǐn
shān
shān
xià
dàn
piáo
yǐn
shuǐ
shēn
yǎn
tái
fēi
xiàn
qīng
shān
yǒu
bái
wàng
chàng
nián
huá
jīn
sāo
shǒu
yòu
zài
tán
lèi
sòng
chūn
guī
xiāo
hún
yuǎn
qiān
shān
jué
shí

译文

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唱春词吟新诗。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我隐居在孤山山下,每日深居简出,一箪食、一瓢水足矣,长掩苔扉。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忘记人世的权谋机变。惆怅啊,自己的青春年华正在逝去。想到这里,忍不住搔首踟蹰,又想到自己此刻漂泊天涯,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情至此处,已是极度哀愁,恍如魂魄已经远去一般。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荼蘼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逐句剖析

"摘青梅荐酒":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

# 荐酒:佐酒、下酒。

"甚残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

"犹怯苎萝衣":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

# 苎萝衣:苎蔗藤罗制的衣,山野隐士所穿。苎:一作“苧”。

"正柳腴花瘦":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

# 腴:丰满,此指柳树茂密。

"绿云冉冉":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

# 冉冉:缓缓流动貌。

"红雪霏霏":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

# 霏霏:形容雨雪之密。,红雪:指凋落的红花。

"隔屋秦筝依约":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

# 秦筝:指宝筝。战国时流行秦国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

"谁品春词":唱春词吟新诗。

# 春词:男女之间的情词或咏春之词。

"回首繁华梦":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

"流水斜晖":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

"寄隐孤山山下":我隐居在孤山山下,

# 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宋林逋隐居于此。

"但一瓢饮水":每日深居简出,一箪食、一瓢水足矣,

# 一瓢饮水:喻生活俭朴。

"深掩苔扉":长掩苔扉。

"羡青山有思":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

"白鹤忘机":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忘记人世的权谋机变。

"怅年华":惆怅啊,自己的青春年华正在逝去。

"不禁搔首":想到这里,忍不住搔首踟蹰,

"又天涯、":又想到自己此刻漂泊天涯,

# 天:一作“在”。

"弹泪送春归":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

"销魂远":情至此处,已是极度哀愁,恍如魂魄已经远去一般。

# 销魂:魂魄消散,形容极度哀愁。

"千山啼鴂":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

# 啼鴂:杜鹃的叫声。

"十里荼蘼":荼蘼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 荼蘼:也作“酴醾”,春末夏初开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是南宋词人汤恢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隐士采梅荐酒的闲适举止,下片深入呈现人物复杂的心绪流转。全篇在孤高自守的情怀中暗含对人间烟火的眷恋,在超然物外的姿态里渗透着难以排遣的悲凉,三种情感层次交织,入木三分地展现了南宋江湖词客的复杂心态。艺术表现上,该词以含蓄婉约的笔触构筑深沉意境,语言凝练而余韵悠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汤恢,(生卒年不详)字充之,号西村,或作杨恢,眉山(今属四川)人。宝祐五年,柴望访之于湖上,有怀旧《祝英台词》。赵汝腾尝跋其诗,以“甚似其外大父植斋”称之。以词名,《词旨》尝举其警句,如“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二郎神》)﹑“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倦寻芳》)﹑“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祝英台近》)﹑“柳腴花瘦”(《甘州》)。全篇俱佳者,如《二郎神》(碧崖倒影),为丁绍仪等称赏(《听秋声馆词话》卷三)。《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八首。事迹见刘毓盘《辑校西村词跋》。(吴洪泽)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创作年代不详。汤恢曾卜居西湖山麓,虽欲寄情山水,却始终未能忘怀俗世,仍存眷恋故国之思,遂作此词以寄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隐逸词与伤春词。全词以“摘青梅荐酒”的春日雅事起兴,通过描绘残冬未褪的早春景象与暮春的凋零,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时光易逝的怅惘。

2. 分段赏析

上片逐层衔接而下:因摘青梅佐酒而观花,却见绿叶如云冉冉,轻曳,红花似雪纷纷飘零,沉冥静想间又隐约闻邻家歌妓唱词弄筝,勾起了他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下片的感怀皆由上片饮酒、赏花、聆琴生发。上片“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孤山多梅,故有“摘青梅”之说,同时梅亦为隐士自喻之物。“青梅荐酒”,既言生活的清简,又别具风味,然“犹怯残寒”,又透出其心绪的不宁。“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此数句状景如绘,色彩秾丽醉人,盈溢着尘世的欢愉与喧阗。“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此二句写当前见闻,唤醒了词人深藏的繁华旧忆。下片“寄隐孤山之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此数句呈露词人性格中淡泊退隐的一面。“苔扉”融汇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及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境,极言居所之幽寂与主人之清雅。“孤山”、“白鹤”显系比照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而言,他是宋代隐士的典范,其事迹久成佳话。“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祢,十里荼种。”此数句复又抒写心中之怅惘焦虑与伤春情愫。词人送春,更是在送别自身的青春与抱负,他终非真隐,清苦的生活、平淡的日常,常令其自觉在空掷韶华,并因人生夙愿未酬而心有不甘。这也正是其思想矛盾之处。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既流露着孤高的文人情怀,又蕴含着对世俗生活的深切眷恋,更渗透着难以排遣的悲凉与无奈。三种情感层次相互交织,生动展现了南宋江湖词人矛盾复杂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玩词意,殆南宋遗民放浪泉石间者。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

# 在艺术上,全词婉约而深沉,十分动人。

不详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朱立春《唐诗宋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国《清平乐·留春不住》

下一篇:宋·秦观《忆秦娥·蹄踏遍曲江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