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ǔ
lóu

朝代:宋作者:袁说友浏览量:3
dōng
jiāng
fēng
yuè
cháo
píng
西
wàng
shān
bái
chéng
zhǐ
wèi
shān
chuān
zēng
chǔ
guān
zāi
fèi
shì
chán
shēng

译文

东江的夜晚风清月朗,潮水退去后江面平静如镜,向西远眺巫山脚下的白帝城。这些山川只是为了增添楚地的楼观而存在,可惜啊,市井的喧嚣声徒然沸腾。

逐句剖析

"东江风月夜潮平":东江的夜晚风清月朗,潮水退去后江面平静如镜,

"西望巫山白帝城":向西远眺巫山脚下的白帝城。

"止为山川增楚观":这些山川只是为了增添楚地的楼观而存在,

"惜哉徒沸市廛声":可惜啊,市井的喧嚣声徒然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楚楼》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楚楼”为核心,通过描绘东江夜潮、西望巫山白帝城的自然景观,以及感慨市廛喧嚣的场景,表达了对楚地山川之美的赞叹与对世俗纷扰的惋惜。全诗前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东江月夜潮平的宁静画面,以及向西眺望巫山白帝城的悠远意境,展现了楚地山川的壮丽与秀美。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指出如此美丽的山川本应为楚地增添独特的景观,但遗憾的是,市井间的喧嚣之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被世俗纷扰掩盖的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鲜明,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市井生活的对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山川自然的珍视与对世俗喧嚣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东江风月夜潮平”两句是描写楚楼的近景与夜景。一个“平”字把东江夜晚的江面写得很平静,整个江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这时江风轻轻地吹着,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感到非常舒服。这里诗人用简单的词语,就把东江夜晚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了,让人好像自己也站在楚楼上,看到了那平静的江面和美丽的夜空。“西望巫山白帝城”两句是描写楚楼的中景与远景。诗人站在楚楼上,向西望去,看到了巫山的群山和远处的白帝城。巫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像一个个巨人站立在那里,而白帝城则隐藏在群山之中,若隐若现。这里诗人通过远眺,把楚楼周围的景色描绘得更广阔了,让人感受到楚楼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止为山川增楚观”两句是描写楚楼的人文景观。诗人说,楚楼的存在,只是为了给楚地的山川增添一些景观。也就是说,楚楼并不是很重要,它只是楚地自然风光的一个点缀。这里诗人用了一种谦虚的语气,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突出了楚地自然风光的美丽。“惜哉徒沸市廛声”两句是描写楚楼的近景与现实。诗人听到楚楼周围的市场上,传来一阵阵喧闹的声音,觉得非常可惜。他说,这些市井的声音,只是徒劳地增加了楚楼的喧嚣,而没有给楚楼增添任何美感。这里诗人用了一种惋惜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楚楼周围环境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麦田》

下一篇:宋·释了惠《闲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