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西湖在帝都":人们只说西湖在京城,
"武昌新又说东湖":武昌如今又有人盛赞东湖。
"一围烟浪六十里":东湖湖面烟雾笼罩,水浪翻涌,方圆达六十里,
"几队寒鸥千百雏":几群寒鸥带着千百只幼雏。
"野木迢迢遮去雁":远处野外的树木绵延不断,遮住了远飞的大雁,
"渔舟点点映飞乌":湖面上点点渔舟映衬着飞翔的乌鸦。
"如何不作钱塘景":东湖为何不能像钱塘西湖那般声名远扬呢,
"要与江城作画图":它明明足以成为江城的一幅绝美画图。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出游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武昌东湖的情景,展现了东湖六十里烟浪浩渺,寒鸥成群,野木遮去大雁,渔舟与飞鸟相映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东湖风光的由衷赞美,体现出诗人沉醉于自然山水的愉悦心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诗人借东湖烟浪浩渺、寒鸥嬉戏之景,表初临的新奇赞叹;“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以野木、渔舟、飞鸟之景,抒悠然沉醉之意。
3. 分段赏析
首联:“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开篇将人们熟知的西湖与新兴受关注的东湖相提并论。“只说”强调了人们对西湖的普遍认知,“新又”则突出了东湖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赏。通过对比,引出所游之地东湖,为下文描写东湖景色做铺垫。颔联:“一围烟浪六十里”从整体上展现了东湖湖面的广阔和朦胧之美,“烟浪”给人一种缥缈、灵动的感觉;“六十里”则强调了湖面的宏大。“几队寒鸥千百雏”则聚焦于湖面上的生物,寒鸥带着幼雏飞翔,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整个景色更加生动、鲜活。颈联:此联进一步拓展了画面,描绘了东湖周边的景象。“野木迢迢遮去雁”中,“野木迢迢”描绘出远处树木的绵延不断,“遮去雁”则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渔舟点点映飞乌”描绘了江上渔舟星星点点,与飞翔的乌鸦相互映衬的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尾联:“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诗人发出疑问,为什么东湖不像钱塘景色那般众人皆知,而要成为江城独有的画卷呢?表达出对东湖景色的赞美,认为东湖景色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知名景观,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对东湖风光的喜爱和对江城自然美景的赞美。
上一篇:宋·释法智《偈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范成大《黄牛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