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shén
·
·
chū
zhì
xiū
níng
dōng
zuò

朝代:宋作者:葛胜仲浏览量:3
hūn
hūn
xuě
cǎn
yún
róng
liè
shuāng
fēng
suì
jiāng
qióng
liú
luò
tiān
qiáo
cuì
shuāi
wēng
qīng
xiǎo
chuāng
wéi
shòu
huǒ
qīng
jiǔ
绿
jiè
yán
hóng
guān
méi
shū
yàn
xiǎo
zhōng
àn
xiāng
nóng
líng
lóng
duì
jǐng
jīng
shēn
zài
jiāng
dōng
shàng
guó
rén
shuí
niàn
qíng
zhàng
yuǎn
yún
chóng

译文

天色昏暗,雪意弥漫,阴云呈现出惨淡的模样,霜风呼呼地猛烈刮着。一年将要到尽头了。漂泊流落在远离家乡的天边,自己是一个面容憔悴的衰弱老人。清冷的夜里,在小窗下围靠着兽形的火盆,倒出绿色的美酒,借它使容颜泛红。官府中的梅花,疏朗艳丽,插在小小的壶中,暗暗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梅花如玉般小巧玲珑。面对眼前的景象忽然一惊,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大江东岸。在京都的老朋友有谁会想念我呢?晴朗的山峦远在天边,傍晚的云层重重叠叠。

逐句剖析

"昏昏雪意惨云容":天色昏暗,雪意弥漫,阴云呈现出惨淡的模样,

"猎霜风":霜风呼呼地猛烈刮着。

# 猎:形容风声凄厉迅猛。

"岁将穷":一年将要到尽头了。

"流落天涯":漂泊流落在远离家乡的天边,

# 天涯:此指作者遭贬之地。

"憔悴一衰翁":自己是一个面容憔悴的衰弱老人。

"清夜小窗围兽火":清冷的夜里,在小窗下围靠着兽形的火盆,

# 兽火:兽形火盆里的炭火。

"倾酒绿":倒出绿色的美酒,

# 倾酒绿:“倾酒”二句:自斟自饮,借酒浇愁,使衰颜中略略增加一点微醉的酡红色。

"借颜红":借它使容颜泛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官府中的梅花,疏朗艳丽,插在小小的壶中,

# 官:官衙斋内。

"暗香浓":暗暗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玉玲珑":梅花如玉般小巧玲珑。

"对景忽惊":面对眼前的景象忽然一惊,

"身在大江东":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大江东岸。

"上国故人谁念我":在京都的老朋友有谁会想念我呢?

# 上国:指国都,京城。

"晴嶂远":晴朗的山峦远在天边,

# 晴嶂:晴峦翠嶂。

"暮云重":傍晚的云层重重叠叠。

# 暮云重:暮云重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为北宋葛胜仲所作。此词借景抒情,营造出冬夜阴沉、寒冷且孤寂的氛围,如“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描绘雪意沉沉、霜风猎猎,一年将尽之景。作者于词中抒发天涯流落的感慨,如“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尽显漂泊的困苦与憔悴。同时,借“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表达怀念故人的情怀。全词物与人、景与情紧密结合,景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而人物又赋予景物深厚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宋间词人

葛胜仲(1072~1144),南北宋间词人。字鲁卿,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绍圣进士,历任杭州司理参军、兖州教授、国子祭酒等职,后再知湖州,与寓居湖州卞山的叶梦得常以词唱和。绍兴十四年卒,谥文康。葛胜仲的诗词多宴游清赏、唱酬之作,偶有身世之感。其中咏“天穿节”的《蓦山溪》词,可考宋人风俗。词不甚工,而事甚奇,故为世人所赏。陈廷焯《词则·别调集》称其《鹧鸪天·新春》为“词中变格,而风致绝胜,并能使无情处都有情”。著有《丹阳集》《丹阳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时年三十八岁的词人葛胜仲初迁官至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此次迁官,使他远离熟悉之地,身处异乡,有天涯流落之感。与故人的别离,又让他饱尝思念之苦。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下,冬夜的孤寂清冷触动心怀,为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包括漂泊的落寞、对故人的思念等,词人写下了这首《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是北宋葛胜仲的一首词作。该词以冬夜为背景,描绘雪意、霜风等阴沉景象,烘托词人天涯流落的孤寂愁苦。词中既有借酒浇愁的无奈,又因室内梅花引发惊喜与自喻。但最终由景及情,借“晴嶂远,暮云重”,表达对京师故人的深切怀念,整体围绕羁旅之愁与怀人之情展开,展现词人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开篇“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描绘出岁末冬夜雪意昏沉、云色惨淡、霜风凛冽的景象,营造出寒冷凄清、昏暗寂寥的氛围,直白地烘托出词人天涯流落、背井离乡的愁苦心境。下片“清嶂远,暮云重”,以关山阻隔、暮霭沉沉之景作结,含蓄传达出被贬后对友人疏远的感叹,以及对旧知的深切怀念。景语皆情语,词人将复杂情感融入景色描绘中,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动人。以景结情:“清嶂远,暮云重”一句以景结情,收束全篇。“清嶂”与“暮云”勾勒出远山暮色,既直观展现词人被贬后与京师、故人的空间阻隔,也暗含着人情疏离的心理隔阂,将羁旅孤寂和知音难觅的怅惘融入暮色山峦中,以景代情,含蓄隽永,余韵悠长。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三句“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以景起笔,为抒情主人公勾勒出特定环境。岁末严冬之夜,雪意昏沉,云色惨淡,霜风呼啸,天地间尽显寒冷凄清、昏暗寂寥。这样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背井离乡、远别京都的迁客身份,他年迈憔悴,难以承受悲秋之苦,“憔悴一衰翁”以简洁笔触,刻画其形骸枯槁、精神颓衰之态。上片中间三句“清夜小窗围兽火,倾酒绿,借颜红”,续写冬夜“憔悴一衰翁”的举动与心境。主人公怀着“流落天涯”的凄苦和“木落沧州”的悲怆,不堪羁旅愁思,于冬夜小窗下火盆旁借酒消愁,酒意让面颊泛红。“酒绿”“颜红”的鲜明色彩,在昏暗背景中添一抹亮色与生气,体现词人在愁苦中自我解脱,正如其在他词所表达的“穷通皆梦,今古如流”。下片续写衰翁冬夜的所见所感。“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三句,描绘衰翁在小窗下围炉饮酒驱愁,偶然抬眼,瞥见室内小壶中几枝疏梅,姿态玲珑,色香俱佳。这三句构思精巧,将小巧疏朗、暗香萦绕的梅花,点缀于雪意沉沉、阴云密布、霜风呼啸的背景之中,形成灰白底色上一抹艳红的视觉冲击,于凄冷萧瑟的氛围里注入一丝生机。景物的相互映衬,为全词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层次。同时,梅花意象的出现,巧妙地为人物情感的转变埋下伏笔,引出后文“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的感慨。上片着重抒发沦落之悲,此处借梅花之景,使悲怆之情陡然转为惊喜。“官梅”暗含自比之意,它虽困于官衙小壶,受缚于方寸之间,却依旧冰清玉洁、暗香浮动、傲然绽放。恰似词人虽遭贬谪至休宁,却仍身处江南之地,保有希望。下片后三句“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情感再转折。由梅花及自身身处江南,进而想到远离京师与故人。“晴嶂远,暮云重”以景结情,关山阻隔、暮霭沉沉的意象,既含被贬后友人疏远、人情淡薄的感慨,也有知己虽念旧却难相慰藉的怀念。从对方着笔,更显情谊深切。

4. 作品点评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构思精巧,在情景处理上独具匠心。全篇以景衬情,又以景收尾,情景浑然交融,结构完整。词中对景的描绘灵活多变,起笔“昏雪、愁云、霜风”,勾勒出压抑萧索之景,烘托出悲苦情绪。随后笔锋一转,描绘“暗香冷艳的梅花”,给人带来一丝欣喜。而末尾“嶂远、云重”,景况复归沉重,情感又转悲凉。景的不断变化,巧妙展现情的跌宕起伏,使得全词意象鲜明生动,真挚情感跃然纸上,极具感染力,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的内容明显承袭了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的遣怀手法,不仅用韵相同,甚至不少意象与词句都袭用秦作。

不详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昌庆志《北宋馆阁文人词创作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无名氏《瑶台月》

下一篇:宋·周邦彦《西平乐·稚柳苏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