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sàn
shān
qián
chūn
cǎo
xiāng

朝代:宋作者:张淑芳浏览量:3
sàn
shān
qián
chūn
cǎo
xiāng
zhū
lán
绿
shuǐ
rào
yín
láng
huā
zhī
jīng
duò
xiù
cháng
huò
dìng
huò
yáo
jiāng
shàng
liǔ
wéi
luán
wéi
fèng
yuè
zhōng
huáng
wèi
shuí
yǎn
suǒ
yún
chuāng

译文

在山前悠闲地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春天青草的香气。红色的栏杆和碧绿的流水环绕着供人吟诗作对的走廊。一阵风吹过,花枝轻轻摇曳,花瓣竟然惊落在了我绣花的衣裳上。江上的柳树随风摆动,时而静止,时而摇曳,就像是月中的鸾鸟和凤凰,又像是那风中轻轻摇曳的竹子。这一切美好的景色,究竟是为了谁在遮掩、压抑,以至于我紧锁着书房的窗户,沉浸在思绪之中呢。

逐句剖析

"散步山前春草香":在山前悠闲地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春天青草的香气。

"朱阑绿水绕吟廊":红色的栏杆和碧绿的流水环绕着供人吟诗作对的走廊。

# 朱阑:朱红色的围栏。

"花枝惊堕绣衣裳":一阵风吹过,花枝轻轻摇曳,花瓣竟然惊落在了我绣花的衣裳上。

"或定或摇江上柳":江上的柳树随风摆动,时而静止,

"为鸾为凤月中篁":时而摇曳,就像是月中的鸾鸟和凤凰,又像是那风中轻轻摇曳的竹子。

# 篁:竹林,泛指竹子。

"为谁掩抑锁芸窗":这一切美好的景色,究竟是为了谁在遮掩、压抑,以至于我紧锁着书房的窗户,沉浸在思绪之中呢。

# 芸窗:书斋。书的别称为“芸编”,因古人藏书多用芸香驱蠹虫,故名之。,掩抑:声音低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为宋代张淑芳的词作。张淑芳身份特殊,本是西湖樵家女,被贾似道藏匿专宠,后贾似道势败前她削发为尼。主题及内容上,词描绘词人春日山前漫步之景,春草飘香,朱阑绿水绕廊,花瓣坠衣,又写江上柳、月中竹,景中含情。写作手法运用拟人和融情于景,增添灵动,委婉传递心绪。分段来看,上阕写散步所见春景,下阕以柳、竹等意象深化情感。该词风格婉约,意境优美,虽未如她部分作品般凄恻哀怨,但仍有淡淡伤感,展现其细腻情思与词作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淑芳(?~?),南宋词人。西湖樵家女子。宋理宗选宫嫔时,因为容貌美丽,被宰相贾似道藏了起来,纳为妾室,贾似道对她极为宠爱。淑芳知贾似道必败,提前在五云山下的九溪坞建造了一处住所。贾似道南迁日,她削发为尼,隐居避世。其善小词,今存词3首,以秋日离愁、女子孤寂为主题,语言婉约凄美。其为《更漏子·秋》《满路花·冬》《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花枝惊堕绣衣裳”,赋予花枝以人的“惊”态,生动地描绘出花枝仿佛因受惊动而坠落于词人绣衣之上的画面,使景物带有灵动的情感,增强了词句的感染力与画面感,营造出优美且富有情趣的意境。融情于景:“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词人描写在山前散步,春草散发香气,朱阑绿水环绕吟廊之景,将自己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与漫步时的悠然心境融入其中,让读者能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感受到其内心的惬意与闲适。

2. 分段赏析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起笔“散步山前春草香”,短短数字,便将一幅春日漫步图缓缓铺展。点明时间为春天,地点在山前,词人悠然出行。“春草香”这一表述,敏锐地捕捉到春天特有的气息,“香”字巧妙唤起读者嗅觉感知,让清新、蓬勃的春之韵味扑面而来,瞬间奠定了全词明快而充满生机的基调。紧接着“朱阑绿水绕吟廊”,视角从嗅觉切换至视觉。朱红色的栏杆鲜艳夺目,碧绿的流水潺潺环绕,“朱阑”与“绿水”形成鲜明而和谐的色彩对比,极具视觉冲击力。“绕”字灵动鲜活,赋予流水以动态之感,仿佛那绿水正欢快地围绕着吟廊流转,勾勒出一处精致、清幽且充满诗意的环境,暗示着这是一个适宜文人墨客吟诗弄墨、抒发情思的地方。“花枝惊堕绣衣裳”堪称神来之笔。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个“惊”字,赋予花枝以人的情感与反应,仿佛花枝是被词人的出现所惊扰,故而纷纷坠落。这种巧妙的拟人化处理,让画面瞬间生动活泼起来,充满了灵动的意趣。花瓣飘落,轻轻坠于词人的绣衣之上,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诗意,更营造出一种人与花、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美好的互动氛围,含蓄地流露出词人漫步时不经意间收获的惊喜与惬意,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撩动了词人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情思之弦。“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或定或摇江上柳”,将目光投向江上的柳树。柳树在春风吹拂下,呈现出“或定或摇”的姿态。这种不确定性的描写,细腻地展现了自然万物在春风中的生动变化。“定”时,柳树仿佛在沉思,安静地伫立江边;“摇”时,则似在欢快起舞,与春风嬉戏。这一描写不仅精准地捕捉到柳树在风中的真实状态,更巧妙地借柳树姿态的变化,暗示词人内心情绪的起伏不定,如同这江上柳一般,时而平静,时而泛起波澜。“为鸾为凤月中篁”,词人将视角转向月下的竹子。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笼罩下的竹子比作鸾凤。在传统文化中,鸾凤是高贵、祥瑞的象征,竹子本就有高洁的寓意,二者相融合,使得竹子在月色的映衬下,更显超凡脱俗、灵动飘逸。月光洒下,竹子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仿佛真的是鸾凤在翩翩起舞,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且充满诗意的氛围。这一描写,既是词人对眼前美好景物的生动刻画,更是其内心对美好、高洁境界向往的投射,同时也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为谁掩抑锁芸窗”,笔锋陡然一转,从对外部景物的描写转向内心世界的探寻。“掩抑”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压抑、含蓄、欲说还休的状态,仿佛词人心中有诸多难以言说的心事。“锁芸窗”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封闭、孤寂的氛围,将词人困于一方小小的空间之内。词人在此自问“为谁”,看似迷茫,实则深刻地揭示出其内心深处的孤寂、惆怅与对情感归宿的深切渴望。这一句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不禁为词人的境遇与情思而心生感慨,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思索空间。

3. 作品点评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风格虽不似其他词作那般凄恻哀怨,但仍走伤感路线。词人借春草、流水等意象融情于景,传递出内心隐约波动的情绪。“花飞惊坠绣衣裳”一句,拟人手法生动,想象力丰富,意境优美,是词中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向滈《减字木兰花·多情被恼》

下一篇:宋·苏轼《浣溪沙·明日酒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