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此路达王畿":过去这条路可以通往京城,
"荒烧畲烟事已非":如今荒地焚烧野草的炊烟等景象已和过去不同。
"山向崤函空北望":山峦朝着崤山函谷关徒然向北眺望,
"水随江汉自东归":江水随着长江汉水自然地向东流去。
"凄凉坂路征车远":凄凉的坂路上,远行的车子渐渐远去,
"寂寞邮亭候火稀":寂静的驿站里,等候的灯火稀疏。
"遥想思乡怨岐路":远远地想象友人在岔路口思念家乡而满心哀怨,
"杜鹃花发鹧鸪飞":杜鹃花开放,鹧鸪鸟飞起。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1. 分段赏析
首联:“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畬烟事已非”,这两句诗中“昔年”与“今”形成鲜明对比,过去此路可通京城,如今却一片荒芜,“事已非”三个字蕴含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颔联:“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山峦徒然向北眺望崤山函谷关,江水却自顾自地向东流去,“空”字赋予了山峦一种无奈的情感,而江水的自在流淌则更衬托出离别的惆怅,暗示友人一去不复返。颈联:“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描绘了送别时的具体场景,凄凉的坂路上,友人的车子渐渐远去,寂静的驿站里,等候的灯火稀疏,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舍。尾联:“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诗人遥想友人在岔路口思念家乡而满心哀怨,此时杜鹃花开放,鹧鸪鸟飞起,“杜鹃”和“鹧鸪”在传统文化中都有思乡的寓意,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情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上一篇:宋·刘克庄《书灯》
下一篇:宋·陆文圭《绝句三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