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shè
dōng
shū
shì

朝代:宋作者:韩驹浏览量:3
běi
fēng
chuī
zhòu
duō
yīn
yōng
jiē
huáng
shēn
juàn
què
rào
zhī
fān
dòng
yǐng
fēi
hóng
鸿
yuè
duò
yīn
tuī
chóu
xiāng
lǎo
shāo
jiàn
qīn
jiè
wēi
guān
shào
nián
shì
bìng
lái
fēn
xīn

译文

北风呼啸,吹走雪花,白天也是阴沉沉,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那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着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原本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知不觉地向我入侵。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逐句剖析

"北风吹日昼多阴":北风呼啸,吹走雪花,白天也是阴沉沉,

"日暮拥阶黄叶深":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

# 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日暮:傍晚;天色晚。

"倦鹊绕枝翻冻影":那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着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

# 倦鹊绕枝: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句意。

"飞鸿摩月堕孤音":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

# 孤音:孤独的声音。,摩:接近,碰到。,飞鸿:飞行着的鸿雁。

"推愁不去如相觅":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

"与老无期稍见侵":原本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知不觉地向我入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

# 微官:小官。,顾藉:顾念,顾惜。

"病来那复一分心":如今又老又病,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是宋代江西诗派诗人韩驹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为和作别具韵味。首联对冬日的气候与物色着墨,勾勒出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满目皆是萧瑟残败之象。颔联于冬夜场景中,续写倦鹊与飞鸿的活动,这二者恰似被贬谪的诗人,象征其孤孑无依的身世。颈联细腻描绘诗人心境,本欲排遣愁绪,可愁却如影随形,似有意纠缠,难以摆脱。尾联深入刻画老来心境,直言眷恋微官乃少年之事,如今老病缠身,实难再为此挂怀。此诗生动展现了一位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冬日里,饱受愁病煎熬的境遇与愁苦心情,情感真挚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末南宋初诗人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子苍,号牟阳、北窗居士,学者称陵阳先生,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轼学,政和中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高宗绍兴初,知江州。韩驹工诗文,吕本中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苏辙评其诗类唐代诗人储光羲,黄庭坚称其“超轶绝尘”。刘克庄谓其诗“有磨淬剪截之功,终身改窜不已”。著有《陵阳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是宋代江西诗派诗人韩驹所作,徽宗政和初年,韩驹凭借献颂获得官职,出任秘书省正字。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因研习苏氏之学,“自馆职被贬至分宁县任宰”之时。也就是说,后来韩驹因师从苏辙——这位元祐党人,而遭贬官至分宁县。分宁县隶属于江西洪州,即如今的修水县,此地正是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身世的诗。描绘了冬日黯淡凄寒、萧瑟残败的气候物色,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全面地表达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冬日里愁病交加的复杂境遇与愁苦心情,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拟人:“推愁不去如相觅”此句将“愁”当作人来写,“推”字表明诗人试图推开愁绪,而“如相觅”把愁赋予了人的行为,仿佛愁主动寻觅诗人,怎么推都推不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愁绪的难以摆脱,使愁绪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更能体会诗人被愁绪缠绕的无奈心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紧扣题目,描绘出一幅冬日景象。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卷走了漫天飞雪,然而天色依旧阴沉灰暗。黄昏时分,阶前的黄叶不断堆积,愈发深厚。这两句看似直白地描述眼前所见,实则细品之下,能感受到诗人锤炼词句的功力。此时正值初冬,树枝上尚有黄叶残留。这些黄叶在北风的猛烈吹拂下,终究纷纷飘落,又被风聚拢在台阶之下。这一常见却常被忽视的场景,经诗人敏锐捕捉并形诸笔端,显得格外生动逼真。其中,“拥”字堪称神来之笔,将黄叶堆积的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韩驹对“拥”字的运用独具匠心,这在诗坛颇为知名。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提及:“韩子苍诗喜用‘拥’字,诸如‘车骑拥西畴’‘船拥清溪尚一樽’等,其渊源可追溯至唐诗人钱起的‘城隅拥归骑’。”由此可见,韩驹善于钻研字词含义,能够将同一个“拥”字巧妙运用在不同情境中,且都恰到好处,令人赞叹。颔联在写景方面,可谓字斟句酌、独具匠心。“倦鹊绕枝”这一景象,承接前文朔风吹雪的描述,故而用“翻冻影”来刻画。严寒突至,使得大雁纷纷向温暖的南方迁徙,寒夜之中,它们的声声哀鸣不时传来。此联布局与首联相似,每句各绘一景。由于诗作描绘的是冬日,不像常见的即景诗那般局限于某一特定时刻,所以前文写阴天,此处接着写夜月,这并非诗歌的瑕疵。诗中第五字堪称诗眼,所选用的动词极为生动。一个“翻”字,将乌鹊绕着树枝翩翩飞舞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一个“堕”字,精准地描摹出高空大雁的鸣叫声传至地面的状态,皆是别出心裁之语。而用“倦”字形容绕枝寻觅栖息之所的乌鹊,更是精妙入微。有人觉得此诗锤炼痕迹过重,然而这恰恰是韩驹诗歌的特色所在。工于雕琢总好过平淡圆滑、俗不可耐。唐诗侧重于营造意象,宋诗则注重精巧细致,唐人不做之事,正是宋人乐于尝试的。从韩驹这首诗中,我们能够清晰地领略到典型的宋诗风格。颈联以叹愁哀老为意,诗人感慨愁苦如影随形,怎么推都推不走;衰老更是不请自来,毫无约定便悄然降临。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愁与老以人的行为和意志,使它们仿佛拥有了主动性。这种写法在看似调侃的语调中,饱含着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它突破了寻常叹老诉愁的表达方式,摒弃了那些司空见惯的话语,给人带来强烈的新鲜感。正因如此,方回才评价道:“五、六两句,前辈虽也有类似说法,但韩驹此句锤炼得更为精妙。”尾联从对愁绪与衰老的喟叹,顺势延伸至对功名富贵的思索。诗人忆起年少时,一心追逐功名,全力以赴。然而如今,老病交加的他,已将这些功名利禄看得极为淡薄。此诗结尾处,弥漫着低落的情调,这恰恰是诗人深陷新旧党争核心时心境的真实映照。不难想象,当时的复杂局势让诗人内心疲惫,对曾经热衷的功名富贵失去了热情。事实上,没过多久,他便因“坐为苏氏学”(《宋史》记载)而被贬谪,政治生涯遭受挫折,进一步印证了诗中所流露出的消沉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词气似随句而降,渐就衰飒,然恬让之致可掬。呜呼,独不可向伏枥者言耳!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 宋李彭诗赠韩驹,有句说:“满朝以诗鸣,何独遗大雅。平生黄叶句,摸索便知价。”“黄叶句”即指此诗“日暮拥阶黄叶深”句。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

# 此诗字字锤炼,可药油滑率易之病。

清许印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槐建《水龙吟·送人归武夷》

下一篇:宋·姚勉《新婚致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