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àn
·
·
chūn
hán
chūn
yīn

朝代:宋作者:顾德辉浏览量:3
chūn
hán
chūn
yīn
zhěng
bàn
yuè
chūn
xiāo
suǒ
qíng
zhāo
lái
shēng
jiǎo
shù
tóu
yōu
niǎo
duì
diào
xīn
shuāng
fēi
què
hóng
huā
sāi
qīng
è
jìn
shuǎng
huā
yuē
hèn
kuáng
fēng
kōng
è
xiǎo
lái
zhèn
wǎn
lái
zhèn
nán
dào
dōu
chuī
luò

译文

乍暖还寒的时候,春寒萦绕在周围那薄薄的春阴已经越来越近了。又过了半月,依旧是春寒荡漾春意萧条。天空开始变得晴朗了,太阳升上了高空照亮了屋内的角落。树枝上有鸟儿在栖息,鸟儿们在相互鸣啾婉唱,好像是在说悄悄话,说完悄悄话后便双双飞走了。春天到了,花朵的脸颊变红了,花朵的萼变成了青绿色。尽管现在的天气仍然是春寒料峭,但是花期如约而至百花就要盛开了。可恨那狂风徒然肆虐。早上吹了一阵,晚上又吹了一阵,难道一定要将这含苞待放的花朵吹落吗?

逐句剖析

"春寒恻恻春阴薄":乍暖还寒的时候,春寒萦绕在周围那薄薄的春阴已经越来越近了。

# 薄:侵迫。,恻恻:凄清。

"整半月":又过了半月,

"春萧索":依旧是春寒荡漾春意萧条。

# 萧索:萧条,冷落。

"晴日朝来升屋角":天空开始变得晴朗了,太阳升上了高空照亮了屋内的角落。

"树头幽鸟":树枝上有鸟儿在栖息,

"对调新语":鸟儿们在相互鸣啾婉唱,好像是在说悄悄话,

"语罢双飞却":说完悄悄话后便双双飞走了。

"红入花腮青入萼":春天到了,花朵的脸颊变红了,花朵的萼变成了青绿色。

# 萼:花萼,包在花的底部和外部。,花腮:即花靥。

"尽不爽":尽管现在的天气仍然是春寒料峭,

# 不爽:不失约,不违时。

"花期约":但是花期如约而至百花就要盛开了。

"可恨狂风空自恶":可恨那狂风徒然肆虐。

"晓来一阵":早上吹了一阵,

"晚来一阵":晚上又吹了一阵,

"难道都吹落":难道一定要将这含苞待放的花朵吹落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是元代词人顾德辉(又写作顾瑛,或顾阿瑛)创作的一首词。以早春时节的阴晴变幻为背景,抒写对自然生机的怜惜与对无常风雨的怅惘。上片勾勒半月阴冷的压抑春景,后笔锋一转,借晴日飞鸟的欢愉对语,暗藏对春光的期待;下片聚焦花事,红萼青萼应约绽放,却遭狂风反复摧折,以“晓来”“晚来”的叠问收尾,将惜春之情推向高潮。全词语言清丽婉转,情感细腻深沉,兼具婉约词的细腻与文人词的哲思,展现了顾德辉豪宕文风下的另一面柔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顾德辉(1310~1369)一名瑛,又名阿瑛,字仲英,号金粟道人,江苏昆山人,元代文学家。家富,轻财善结纳宾客,豪宕自喜,年30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与客赋诗其中。四方文学士皆至其家。为逃避张士诚授官,隐居嘉兴合溪,子元臣为元官,故封钱塘县男,母丧归绰溪。再逃避士诚授官,断发庐墓,号金粟道人。后徙濠梁,卒。《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著有《玉山草堂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春词。描绘了元代春寒料峭中阴晴不定的天气变化,以及风摧花落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痛惜,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世事难全的深沉喟叹。

2. 写作手法

拟人:此词巧用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灵性。“红入花腮青入萼”一句,“红”“青”二色仿佛具有人性,主动“入”花腮与萼间,将春花的娇艳与青萼的生机刻画得鲜活灵动。“树头幽鸟,对调新语”,以“对调”“语罢”拟写鸟雀的啁啾鸣啭,赋予其人类对话的意趣,暗含春日短暂、欢愉易逝的怅惘。末句“可恨狂风空自恶”更将风拟作恶徒,连用“晓来”“晚来”叠写其无情摧折,以拟人之怒抒写对春光凋零的痛惜,呼应南唐后主“林花谢了春红”的哀婉意境。铺垫:此词善用铺垫手法,以细腻笔触渲染氛围。“春寒恻恻春阴薄”至“晴日朝来升屋角”数句,通过连绵半月的阴冷与骤晴的明丽对比,暗藏情感表现。上片以幽鸟对语、双飞暂欢的生机场景,反衬后文“狂风空自恶”的破坏性,形成强烈反差。而“红入花腮青入萼”对花期的细腻刻画,更以自然时序的精准呼应,为末句“难道都吹落”的痛惜之问埋下伏笔,使全词情感层层递进,余韵悠长。

3. 分段赏析

上片主要是写景色,为作者伤春的情绪埋下伏笔。开头“春寒恻恻春阴薄”,一下子就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早春凄清的画面。天气忽冷忽热,寒意还没散尽,薄薄的阴云也笼罩在四周。“整半月,春萧索”,又过了半个月,春寒依旧,到处都没什么春意。“晴日朝来升屋角”,有一天早上,天空突然放晴,太阳升起来,阳光都照到了屋子的角落。从开头的阴沉天气,到突然放晴,作者没费多少笔墨就完成了这种转变,可见他文字功底非常厉害。随着太阳出来,景色变明亮,作者的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他抬头看向屋外大树,树枝上有鸟儿叽叽喳喳,像是在说悄悄话,说完就一对对地飞走了。下片里,作者把伤春的情绪表达得更明显。“红入花腮青人萼。尽不爽、花期约”,春天到了,花朵慢慢变红,花萼也变成了青色。虽然春寒还没完全消退,但花儿还是按照时节,马上就要开放了。可偏偏这时候,“可恨狂风空自恶”,一阵可恶的狂风吹了起来,又给春天添了几分寒意。“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这风从早到晚吹个不停,作者忍不住担心,难道它真要把这些还没开的花儿都吹落吗?作者用这个问句收尾,特别有韵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也让人真切感受到他对春花的怜惜,还有浓浓的伤春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小园》

下一篇:宋·李覯《庭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