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人间促":岁月蹉跎于人间,
# 促:短暂。
"烟霞此地多":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
# 此:这里。
"殷勤竹林寺":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
# 竹林寺:在庐山仙人洞旁。,殷勤:亲切的情意。
"能得几回过":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 过:过访。,得:能。,能:一作“更”。
中唐诗人
朱放(?~787?),中唐诗人。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初居汉水滨,后移居越州,隐于剡溪、镜湖间。代宗大历中,嗣曹王李皋镇江西,征召其为节度参谋。德宗贞元初召为左拾遗,不就。其工诗,诗以清越萧散著称,顾况称其诗“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有《乱后经淮阴岸》《题竹林寺》等唐诗名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竹林寺周围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留恋,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殷勤竹林寺”,“殷勤”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林寺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也知晓诗人对它的喜爱,而以殷勤的态度迎接诗人。
3. 分段赏析
“岁月人间促”此句直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紧迫。一个“促”字,将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烟霞此地多”,诗人将视角从时间的流转转向眼前的自然美景。“烟霞”二字描绘出竹林寺周围景色的美丽,如烟似霞的景观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多”字则表现出此地烟霞景致的丰富与奇特,与上句的“促”形成对比,在有限的人生中,此地却有如此多的美好景色,让人产生无限留恋。“殷勤竹林寺”,“殷勤”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林寺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也知晓诗人对它的喜爱,而以殷勤的态度迎接诗人。此句是诗人对竹林寺的深情告白,既包含了对寺庙本身的喜爱,也流露出对寺庙所代表的超脱尘世境界的向往。“能得几回过”,这一句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深知人生苦短,难以预料今后还有几次机会能够再游此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结句如同一声长长的叹息,萦绕在读者心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4. 作品点评
隐士往往兼具思想家的深邃特质,他们的诗作常是感悟人生、洞察社会的智慧结晶。朱放的《题竹林寺》正是如此,短短数语间,饱含着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对世事变幻莫测的伤怀,让读者得以窥见其对生命与社会的深刻思索,字里行间皆流淌着超越世俗的哲思与感慨。
# 钟情语,却淡然。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因游寺而起忧生之嗟,语极局促,几同花落诗谶。
明唐汝询《唐诗解》
# 蒋一癸曰:虽方外亦不可易到,乃见其促。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上一篇:唐·高适《塞下曲》
下一篇:唐·李山甫《代崇徽公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