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馆萧条晚":野外的客舍傍晚时分格外萧条冷寂,
# 野馆:即山馆,指余靖在曲江的乡居。
"凭轩对竹扉":倚着堂前栏杆透过竹门向远处观望。
# 竹扉:以竹编成的门扇。扉:门扇。,凭轩:依凭着栏杆。轩:堂前的栏杆。
"树藏秋色老":树木萧瑟蕴藏着深秋的景色,
"禽带夕阳归":家禽在夕阳西下时纷纷归来。
"远岫穿云翠":远处的山峰从云中穿出更显葱翠,
# 远岫:远处的山峦。岫:峰峦。
"畲田得雨肥":烧过草木的田野雨后更加肥沃。
# 畲田:焚烧草木,以灰肥田。畬:火耕。
"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在田园时是谁送来美酒,
# 渊明:即陶潜(365—427年),东晋时代的伟大诗人。
"残菊绕墙飞":我却只有那绕墙的残菊陪伴左右。
宋代诗人
余靖(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山馆》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诗。全诗情景交融,含蓄深沉,描绘了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惆怅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勾勒出客馆的萧索与诗人的孤寂。暮色笼罩下,山野客馆一片寂寥,诗人倚栏而立,目光所及唯有一扇竹扉。短短两句,情景交融,既点出“山馆”的冷清与田园的荒芜,也将诗人形单影只的孤寂心境展露无遗。用典:“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借典故抒发感伤。昔日陶渊明隐居田园,虽无钱沽酒,却有友人送酒相慰。反观当下,诗人在这“山馆”中孤寂度日,无人能懂其心,唯有墙根残菊在暮色中飘零,陪伴他度过这凄凉时光。诗人以陶渊明自比,既展现出清高脱俗的品格,也流露出无人慰藉的落寞。
3. 分段赏析
首联“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勾勒出客馆的萧索与诗人的孤寂。暮色笼罩下,山野客馆一片寂寥,诗人倚栏而立,目光所及唯有一扇竹扉。短短两句,既点出“山馆”的冷清与田园的荒芜,也将诗人形单影只的孤寂心境展露无遗。“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颔联与颈联细腻描绘诗人凭轩远眺的景致。深秋时节,树叶枯黄,树木尽显衰老之态;夕阳西下,倦鸟纷纷归巢。远处,苍翠的峰峦穿透云层,直插云霄;山野间,靠火耕的田地经雨水滋润,愈发肥沃。“藏”“带”“穿”“得”四个动词,赋予景物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尾联触景生情,借典故抒发感伤。昔日陶渊明隐居田园,虽无钱沽酒,却有友人送酒相慰。反观当下,诗人在这“山馆”中孤寂度日,无人能懂其心,唯有墙根残菊在暮色中飘零,陪伴他度过这凄凉时光。诗人以陶渊明自比,既展现出清高脱俗的品格,也流露出无人慰藉的落寞。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傍晚山村景致的刻画,塑造了一个看似悠然,实则内心孤寂的诗人形象,在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中,弥漫着难以排遣的孤独惆怅心绪。
上一篇:宋·柳永《早梅芳·海霞红》
下一篇:宋·吕本中《兵乱后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