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红":海边的云霞泛红,
"山烟翠":山间的烟雾翠绿。
"故都风景繁华地":这里是故都,是风景繁华之地。
# 故都:指杭州。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建都于此。
"谯门画戟":谯楼上画戟林立,
# 谯门:古时建在城门上用以了望的楼。
"下临万井":向下俯瞰众多人家,
"金碧楼台相倚":金碧辉煌的楼台相互倚靠。
"芰荷浦溆":水边生长着菱角与荷花,
# 芰荷:出水的菱与荷。
"杨柳汀洲":汀洲上杨柳依依,
# 杨柳汀洲:汀和洲均指水中的陆地;杨柳汀洲系指长满了杨柳树的汀洲。
"映虹桥倒影":彩虹般的桥倒映水中,
# 虹桥:状若霓虹的拱桥。
"兰舟飞棹":木兰舟飞快划动船桨,
# 兰舟飞棹:兰舟,指船,是船之美称;棹为船桨的别名,飞棹,是指飞快地划动船桨,喻船行甚速。
"游人聚散":游人来来往往,
"一片湖光里":都在这一片湖光山色之中。
"汉元侯":汉代那样的元侯,
# 元侯:诸侯之长。《左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此颂扬地方官地位显赫。
"自从破虏征蛮":自从征战蛮夷、破敌立功后,
"峻陟枢庭贵":就荣升高位。
# 枢庭:犹枢府,政权的中枢,宋代多用以指枢密院。,峻陟:威严地登上。
"筹帷厌久":厌倦了长久的军中运筹帷幄,
# 厌久:久而生厌之意。,筹帷:是指对战略战术的谋划,也不仅仅是指对战争的谋划,包括对治理国家的谋划。筹,筹划;帷,帷幄,行军作战的帐篷。
"盛年昼锦":在盛年之时,
# 昼锦:白天穿锦绣服装,以示炫赫。
"归来吾乡我里":衣锦还乡。
"黔斋少讼":家乡官署诉讼稀少,
# 少讼:本意为很少有官司公案需要处理,这里则指退居田园就不必再为国家之事操心费力了。,黔:一作铃,即铃阁,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宴馆多欢":宴会上欢乐多多,
"未周星":还未过一年。
# 周星: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
"便恐皇家":却又担心皇家,
"图任勋贤":考虑任用有功勋贤能之人,
# 图任勋贤:计划任用功臣贤人。
"又作登庸计":又有起用他的打算。
# 登庸:举用。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属于投献词。通过描写杭州城的繁华和西湖美景,以及颂扬孙沔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对孙沔的敬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可能再被朝廷征召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其中“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描绘的是静态的景物,荷塘、汀洲、倒映的虹桥,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而“兰舟飞棹”则刻画了动态的场景,木兰舟快速地划动船桨,打破平静。动静相互映衬,使画面充满生机,生动展现出杭州水乡灵动且优美的景致。
3. 分段赏析
上阕:绘杭州景致。起笔便从宏观处着墨,借自然烟霞营造氛围,大海之上红霞似火,远山之中青烟如黛。此景辽阔壮美,色彩明艳绮丽。紧接着“故都风景繁华地”一句,点明地点为杭州,且总括其繁华之貌,将杭州置于“海霞红,山烟翠”的宏大背景中,宛如明珠点缀于绝美画卷之上。随后几句,对杭州的秀丽与繁华展开细致刻画。首先映入读者眼中的是巍峨威严的城门,望楼高耸,画戟森严。词人以城门为基点,自上而下分别描绘城内、城外之景。写城内,着重展现静态人文景观,“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八字,便勾勒出杭州城内人丁兴旺、市容规整、建筑富丽之态。写城外,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相融,动静搭配,流畅自然。如此一来,故都的山水风光,尽展眼前。下阕:转而赞颂镇守杭州官员的功绩与品德。下片共五十二字,仅三处押韵,从内容剖析,可清晰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为征战建功,其二为荣耀归乡,其三为政绩斐然,并寄予升迁之愿。词章写得舒缓从容,尽显雍容典雅之姿。
4. 作品点评
此词作为投献之作,这首词确实存在“贡谀”的部分。然而,词里呈现的杭州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无疑是北宋前期“承平气象”的真切反映。就“贡谀”层面而言,上片仅充当背景与衬托;但从展现都市生活的角度来讲,上片恰恰是此词的精髓所在。写景时,视角从远及近、从上至下,笔触也由开阔辽远转为细腻精巧,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和谐交融,堪称柳永词作中极具审美价值的典雅之作。
# 全词音调谐美,风格雄奇畅朗。
现代薛瑞生《古典诗词名家·柳永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