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霎荷塘雨":片刻之间,荷塘之上落下一阵雨,
# 一霎:一会儿。
"明珠翠盖擎":荷叶如翠绿的伞盖,托举着颗颗雨珠,晶莹如明珠。
"柄危难得稳":荷叶的叶柄纤细高挺,难以保持稳定,
# 危:高。
"稍侧便须倾":只要稍稍向一侧倾斜,叶上的雨珠便会尽数倾泻而下。
# 倾:水流了下来。,侧:倾斜。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诗歌描绘了荷塘雨后的景象,荷叶如翠盖般擎起雨珠,却因叶柄纤细难稳,稍一倾斜便会倾倒。借雨后荷叶承珠又难稳的景象,细致刻画了荷塘雨霁后的动态画面。
2. 分段赏析
“一霎荷塘雨”,开篇以“一霎”点明雨势短暂,却精准捕捉了雨停后荷塘的即时状态。一个“霎”字既写出雨来得快、去得急的特点,又为下文荷塘承接雨水的景象做了铺垫,寥寥五字便交代了时间背景与核心场景。“明珠翠盖擎”,紧承上句写雨后荷塘的核心画面。“翠盖”以比喻手法代指荷叶,形象贴切;“擎”字则赋予荷叶动态感,仿佛无数翠绿的伞盖正高高托举着雨水。而“明珠”形容荷叶上的雨珠,既写出水珠的晶莹圆润,又暗示了雨珠在叶上滚动的灵动之态,色彩与形态的描写相得益彰。“柄危难得稳”,视角转向荷叶的叶柄,笔锋细微却极具张力。“危”字点出叶柄纤细脆弱、难以承重的状态,既呼应了上文荷叶托举雨珠的情景,又为末句的动态变化埋下伏笔,体现出诗人观察的细致入微。“稍侧便须倾”,以动态的描写收束全诗。一个“稍侧”写出荷叶因叶柄不稳而轻微晃动的瞬间,“便须倾”则紧接其后果,雨珠因荷叶倾斜而坠落,画面感极强。这一句不仅写出自然景象的微妙变化,更暗含着一种平衡易失的生活哲理,让小诗在写景之外更添余味。
上一篇:宋·易平湖《晓岸》